大荒郡地域遼闊,山脈眾多,妖獸自然也就比其余三郡之地多,因此,相較于其他三郡之地,大荒郡的民風也彪悍了不少,武者眾多,雖然結構比較松散,不服管教是真的,但在不少將帥的眼里,大荒郡也是最好的募兵地。
至于天都郡,自然是不上不下。
因為天都郡可以說是后娘養的。
這一點,從四郡的名字上就能看出來。
大炎。
大陽。
大荒。
然后,天都。
突兀不
當然突兀!
但是,就算知道突兀也沒辦法!
因為天都郡是后合并過來的!
這段歷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兩百年前,隔壁王朝分裂,大炎王朝趁亂下手,把天都郡搶了過來。
所以,天都郡本來就不大。
大約是大荒郡的五分之一。
大約是大陽郡的二分之一。
大約是大炎郡的三分之一。
即便經過這一千兩百年的開發融入。
天都郡依然是四郡中的老四。
論實力也好。
論地盤也罷。
經濟發展,文化風俗。
說是后娘養的,一點不假。
而炎城在天都郡的六座重城中,只能排到第三,第一的是天都城,也是天都郡的首府,第二的是天火城,這些年依靠其自身靠近大炎郡的地理方位,發展的很不錯,然后才是炎城。
就算炎城的城墻高達百丈。
一丈三點三三米。
相當于三百多米高的城墻。
城內的人口數量超過五百萬。
富饒繁華。
強者眾多。
但在大炎王朝的地圖上,炎城依然只能算是二流。
也可以說是二線城市。
天都郡中的一線城市只有天都城。
天火城都只能算是二流。
炎城被評為二流太正常了。
而青陽鎮,只是炎城是最強的。
往往一場天災,或一場人禍。
這個小鎮就空了。
如此一來,大炎王朝的地圖上自然不可能標準青陽鎮這種小地方,甚至說,連天都郡的地圖上都沒有標準青陽鎮,要不是林朝辭的記憶力還算可以,確定青陽鎮在原著里處于天都郡,從林氏宗族所在的大炎郡跑到天都郡,隨后,又了不少時間,從天火城跑到了炎城,在炎城里買了一份地圖,終于找到了青陽鎮的標注,否則,想找到青陽鎮的具體方位和相關路線,怕是真的只能用毛筆搜索了。
由此可見青陽鎮到底有多小。
到底有多不起眼。
但青陽鎮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