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和日麗,是客觀的描寫。
大炎王朝的四郡氣候各有特點。
大炎郡四季分明。
氣候變化極其明顯。
該冷冷,該熱熱。
精確對應節氣。
大荒郡的冬季會更長一點,前后加起來能比大炎郡多出來兩個月,也就是說,大炎郡的冬季在十二月份才會來,而大荒郡的冬季在十一月份就會抵達,大炎郡的冬季在三月份就會離開,而大荒郡的冬季往往到了四月份才會走,不過,大荒郡的土地面積遠超大炎、大陽、天都三郡,倒也不用擔心百姓吃不上飯。
大陽郡的氣候狀況剛好和大荒郡的氣候狀況反著來,大陽郡的夏季更長,前后加起來,能比大炎郡多出來一個半月,郡內的各別城池,卡好時間點,甚至能做到讓糧食一年三熟,道一聲魚米之鄉,名副其實,可惜就是地盤不怎么大,不過,若跟大炎郡加到一起,也不小于大荒郡就是了,自給自足是沒問題的。
而天都郡的氣候則跟大炎郡的氣候情況有些類似。
都是四季分明。
所以,位于天都郡治下。
位于炎城周邊。
名為青陽鎮的小鎮里。
所見所聞,也皆是符合當下節氣,氣候宜人之景。
農民于田間勞作。
時不時會有一群小孩跑鬧而過。
或是拿著撈魚抓蝴蝶的小網兜,或是拿著紙糊的風車,在歡聲笑語中,于山野田間進行打鬧。
也有那種看上去十多歲的少年。
身穿勁裝。
行于街頭。
趾高氣昂。
他們有資格驕傲。
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年輕,擁有比成年人與老年人更渾厚的資本,還因為他們作為掌握著力量的武者,已經踏入了特權階級,或許在青陽鎮中,他們不算什么,比他們厲害的武者大有人在,但和那些普通人相比,他們已經算是出人頭地的典范了,是能被很多普通人當成例子教育各自子女的人,有可能揚名立萬。
窮文富武。
這句話在任何時候都適用。
說白了,學文,看的只是你有沒有那份天賦和毅力,而習武,在學文的基礎上還要附加錢財。
筆墨紙硯確實貴。
但也不是沒有替代品。
用樹枝作筆。
用清水為墨。
用石板當紙。
用泥巴塑硯。
練出來的字,未必不如那些使用筆墨紙硯的學子。
至于書籍,不過是給庸人啟迪的東西罷了,真正的天才大可以舉一反三,也可以說見微知著。
世上所有的書籍。
寫的無非是道理。
而所有道理,皆脫胎于世間萬事萬物。
人不行,別怪路不平。
悟不出來,屬于你菜。
因為創造這些書籍的人,在一開始,也是從無到有的編著,或許借鑒了其他書籍中的道理,但在這本書的核心思想上,依然是屬于原創。
但習武就不一樣了。
在高強度的訓練下。
只要營養跟不上,用不了一周,你就會尿血,就算你的意志力能戰勝身體,你的肌肉也會在高負荷下溶解,就算你的天賦和悟性再高,也沒用,因為你的身體無法承載你的意志力。
就像是軟件的性能太好了。
運轉起來。
把達不到標準的硬件燒垮了一樣。
所以,食補是必須的。
就算是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