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給他的提升堪稱恐怖。
這種靈力上的蛻變是基于他本身的法力質量上的,換句話說,法力質量越高,這種蛻變帶來的增幅就會越大,雖然這種增幅是有極限的,但同樣的概率用不同的本金,結果也是不同的。
假設靈力難的提純效率是一點五倍。
如果原本的法力質量是一。
提純后,自然就變成了一點五。
但如果原本的法力質量是十。
提純后,就會變成十五。
重點在于,靈力、法力以及種種誕生自身體里的超凡力量,都是和身體強度息息相關的。
更高的法力質量,帶給肉身的增幅比例也會更高,而這種更高的增幅比例也會讓肉身的承載能力進一步提升,進而提升法力的總容量和總質量。
這也是為什么經常能聽說至尊境三小難的修煉者和至尊境動手,甚至打贏,但卻幾乎沒聽說過通天境和至尊境三小難動手還能打贏的根本原因。
一關肉身難。
一關靈力難。
兩者對于修煉者本身的增幅已經夠恐怖了。
而當第二關靈力難完成,還能和第一關的肉身難產生聯系,讓增幅比例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如果在這種增幅下的至尊境三小難還打不過一名通天境,就說明這名至尊境三小難的修煉者絕對是放水了,放了不下一個太平洋的水。
當然。
前提是,雙方底蘊差不多。
如果遇到陸淵、清衍靜這種級別底蘊的天才,在兩人都是通天境的基礎上,一般的至尊都別想打過這兩個人,而是要考慮堅持多長時間才會敗下陣來,畢竟,功法和靈決上的差距已經大過了境界上的差距。
但是,如果讓通天境的陸淵去對付至尊境的清衍靜,或者是讓通天境的清衍靜去對付至尊境的陸淵,就算陸淵已經很強了,在不動用命運之眼的前提下,他的結局也會和清衍靜一樣,毫無疑問的敗下陣來,因為雙方的底蘊本就差不多。
所以,確切的說,任何境界都只是拉開差距的外在表現形式,在實戰中,境界并不能決定一切,就算底蘊差不多,因為大意而翻車的至尊境也不少見。
綜合上述所言。
“總量上,拓寬了近一倍。”
“質量上,凝實了也近一倍。”
陸淵坐在密室里。
看上去毫無氣勢。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已經將自己體內蛻變后的法力完全掌握,但凡有一絲一毫泄露出來,都代表他此次突破的失敗。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
總量拓寬一倍,質量凝實一倍。
聽上去確實不錯。
在感知上也極其可觀。
但是,但凡是對修煉有點常識的修煉者都明白,一倍,只是修煉者在突破過程中最低層次的增幅,那些真正的天驕,隨便一個突破,實力都是十幾倍的往上增長,也只有如此,才能在境界比其他修煉者低的時候越級而戰。
更何況,陸淵的增幅還是接近一倍。
換句話說,根本沒到一倍。
這種突破帶來的增幅,實在是配不上陸淵表現出來的戰斗力。
但是,只有陸淵明白。
“到極限了”
“到這片天地給至尊境三小難設立的極限了”
陸淵可以清晰的感覺到。
他的上限遠不至于此。
但是,就好像是前路斷了。
任憑他如何努力,也休想跨過去。
畢竟,在前已斷的前提下,重點不是如何跨過去,而是如何把路接上,修行這條路需要踏踏實實的走,任何一步踏錯,任何一步取巧,在將來的關鍵時刻,都會成為致命的漏洞。
所以
“是需要我續前路嗎”
陸淵若有所思的看著頭頂的巖石。
目光似乎能穿透巖石,看到天空。
似乎能穿過天空,看到那層從物理層面上不可察覺的世界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