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按照林家目前的這些至尊和年輕人的天賦來看,再培養出幾個至尊是有把握的,但想要培養出地至尊,就算能,他們這一代估計也看不到了。
兒孫自有兒孫福。
他們操心也沒用。
總不能因為害怕林氏一族再冒出一位地至尊,而未雨綢繆,在今天把林氏一族往死了趕盡殺絕吧
這不是純粹的因噎廢食嗎
與其有這個精力,甚至付出自家至尊的傷亡都要對林家趕盡殺絕,為什么不把這種精力和決心放在培養自家子弟上,希望自家子弟中出現一位地至尊
修煉者的思維都比較簡單直接。
而這種簡單直接的思維,也導致了修煉者看問題向來看本質的優勢。
求人不如求己。
或許他們能扼殺一百名、一千名、一萬名擁有成為地至尊潛力的天才,甚至是成為天至尊潛力的天才。
但是,總有天才是漏網之魚。
換句話說,大千世界不會因為他們的扼殺就沒有天至尊了,也不會因為他們的扼殺導致地至尊斷層。
他們原本處于什么層次,將來還處于什么層次。
這就是治標不治本。
什么是治本
治本就是像林家老祖一樣。
培養出一名自家的地至尊。
自身強才是真的強。
而且,退一步來講,就算林家擁有報復他們的心思,這種心思失去了實力的支撐也沒有用。
如果他們真發現了林家擁有一名可以成長為地至尊的天才,到了那時,再截殺也不遲。
他們掌握著主動權。
所以他們可以有兩手準備。
反觀林家。
因為失去了地至尊。
從主動方變成了被動方。
不過,這些都是林家必須品嘗的后果之一,作為曾經的附屬家族,他們不會有任何憐憫,因為換做是他們,林家對待他們的手段可能會更凌厲。
因此,在林家主動低頭,和諸多附屬家族簽訂協議的會議上,諸多附屬家族的族長充分將林家的一節節脊梁骨敲碎,化作遏制林家崛起的手段。
玩的都是陽謀。
比如說某座城池是我族的族地,希望林家給予我族自治權,包括對此城周邊資源的掌控權。
不管怎么說,林家都是這些附屬家族曾經的老大。
談判桌上,該有的客氣還是有的。
不可能上了談判桌后,第一句話就是拍桌子罵娘。
更何況,林家這些年對于諸多附屬家族雖然有壓榨的嫌疑,但還沒把這些附屬家族壓榨到不得不反的地步,基本上是壓榨掉凈收入的一半左右,還能給這些附屬家族留下來一半左右的凈收入。
凈收入指的是刨除成本后的收入。
正常的人吃馬嚼也叫成本。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林家之前給的條件還算不錯,足以確保大部分家族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滿足家族的正常供需要求并留下一成左右的積蓄。
但是,雖然之前的條件很良心,這些附屬家族也都算賣給林家面子,沒有囂張的表示林家必須聽從命令,或者必須服從他們的要求,但和上述的那個要求相比,面子和良心都太少了。
自治權等于什么
自治權等于統治權
在一個沒有超凡力量的世界里,或許兩者之間不能劃上等號,但在一個擁有超凡力量的世界里,自治權,就等于把治定一個城池規則的權力交了出去
換句話說,林家在那座城池里的規則全部作廢,任何來往商人,包括那座城池里和城池周邊的人,都必須遵守當地家族制定的規則,長期下來,這些人會默認這個當地家族才是這座城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