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用拳頭解決!
誰的拳頭大,誰就是正義!
不朽大帝確實背負著大千世界億萬生靈的命,但天邪神也背負著域外邪神一族億萬族人的命!
這就是立場問題。
站在他們各自的立場來講。
他們都是正義的,都是正確的。
所以,把這個視角縮小一下,放到西天戰皇身上,說到底,還是雙方立場不能被調和的問題。
因此,陸淵不會說西天戰皇是邪惡的。
西天戰皇只是相對比較弱的。
而且,從西天戰皇出現在那里的那一刻開始,陸淵就已經相當于輸了一半,因為他完全沒預料到西天戰皇會下場,而西天戰皇卻準確預料到他的位置,包括他率領那支殘軍的位置。
只可惜,預料到了沒用。
最后還是要看拳頭的大小。
所以,雖然結果是好的,雖然陸淵最終也活下來了,但并不能因為這個結果否認戰爭的殘酷性,亦或是錯誤的認為,戰爭是一場不會死人的游戲,只要己方的實力強,就不會死人。
實力,確實是戰場上活下去的要素。
但實力保證的僅僅是下限。
而不是上限。
在任何一場戰爭中,都會出現融天境反殺化天境的例子,亦或是出現融天境反殺通天境的例子,雖然融天境反殺至尊的情況極其少見,但也不是沒出現過一群融天境的修煉者結成軍陣,聯手圍殺一名精疲力竭的至尊的情況。
所以,連至尊級別的強者都有風險。
真的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
隨時有可能丟了。
當然,優勢和劣勢的區別就在于,優勢方死的人數比較少,劣勢方死的人數會比較多,雖然總歸是要死人的,但運氣好的情況下死的基本不會是你,這就是優勢方和劣勢方的區別。
而劣勢方,無關運氣好壞。
實力才是保證下限的基本。
在對手全方位的壓制下。
至尊都有隕落的可能。
有些時候,就是這個空缺,就需要一位至尊頂上。
哪怕明知道打不過對手。
也要硬著頭皮上。
因為你不上,死的就是家族里的其他族人,就算不談親戚關系,大勢所趨,你也一樣跑不掉。
這就是項羽為什么不跑了。
表面上的八千子弟兵。
項羽一手組建起來的親兵。
實際上的八千子弟兵。
和項羽有親戚關系的自己人。
所以,打到最后,替項羽擋刀的是他的子侄叔伯輩,項羽沒有斗志,沒有臉面去見家鄉父老,這也是正常的,畢竟,在沾親帶故的基礎上,人家把家里的男丁交給你打仗了,結果全死了,哪怕項羽是霸王,也不知道回去之后,他該怎么面對這些叔叔伯伯對他的質問。
而且,最怕的還不是質問。
而是理解和包容。
亦或是東山再起時的支持。
因此,項羽才選擇了烏江自刎。
一方面是保全江東父老,不給劉邦順勢清洗江東的借口,一方面也是真的沒臉去見這些親戚朋友,三大姑八大姨,包括叔叔伯伯什么的。
血神族和洛神族也一樣。
這也是嫡系軍團靠的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