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條防線的結構繼續按照既定計劃運轉,但卻在有心人的掌控下悄無聲息地變得無比嚴謹,這一過程中參與換防以及調動的總計十六支大隊,真正做到了宛若機器般精密。
這自然算不上是什么錯誤,但已經離開了大部隊的墨檀小隊確實沒有料到,原本張弛有度的彈性在他們離開后的那一瞬就已經消失不見了。
再然后,邪教徒那蓄勢已久的反彈到來了
宛若機器般精密的防線瞬間回縮,而墨檀所在的支援小隊則十分不幸地被遺留在了體系之外。
一支隊伍身處險境,北伐軍本部自然不會見死不救,但無論是臨場調配人手還是選擇支援時機都需要時間,而當時剛好輪到負責最外圍兩條防線的第二戰團負責人渥倫斯卡列尼正巧在這個時候前往第一戰團述職,盡管他的副手第一時間前去派人前去匯報,但等到渥倫斯得到消息并組織起救援隊時,距離墨檀等人遇襲已經整整過去了十分鐘
決定生死的十分鐘
如果墨檀真的決定且戰且退等待救援,而不是強行突圍向圣山主峰發起沖擊,這十分鐘已經足夠他們全滅兩次了
對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初到圣山蘇米爾的墨檀一直在思考著這個問題。
而答案也并不是很難猜,通過逆推的方式,墨檀很快便察覺到了端倪所在。
從表面上來看,這一事故只是大量偶然的堆疊而已,但事實上,這些偶然在同一時間出現的情況本身就十分蹊蹺。
所以
邪教徒那試探性地突襲是根本,這種情況其實已經發生過數次了,但唯獨這次,第二戰團的精銳斥候并沒有收到半點風聲,這是一個巨大的疑點。
誠然,讓北伐軍的任何一人勾結邪教徒都絕無可能,但如果并非勾結,只是刻意將原本已經獲悉的情報壓下,卻并不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
那么,假設那位明顯對自己不懷好意的渥倫斯金冠主祭掌握了相關情報,想要推斷出邪教徒的攻擊時間就不是很難了,在這個前提下,他大可以在暗中對本就是隨機調整的出陣計劃做做手腳,讓墨檀卡著那個異常兇險的時間點離開駐地,并在那之后稍微敲打一下手下的人,比如隨便煽動煽動士氣,或者漫不經心地提上一嘴最近大家好像都有些懈怠啊這種話,就能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不著痕跡地讓整個防御體系的精密度大幅提高。
如此一來,防線收縮這種原本需要折騰一小段時間的事,其耗時就會被大幅度壓縮,再加上墨檀等人必定會先所有人一步被邪教徒纏上,所以當他們退回原本的最外圍防線時,執行力驟然加強的第二戰團自然已經縮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