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問罪論戰】過后的現在,游戲中名為‘默’的角色在頭部玩家已經徹底被卡在史詩階后,終于在歷經數番惡斬后厚積薄發,蛻變到了那些雖然有著數倍于他的游戲時間,但卻被卡在史詩瓶頸前難以寸進的人看不見、摸不著的高度。
【原來我已經這么強了啊。】
猛然意識到這一點的墨檀眨了眨眼,原本佝僂的身形在悄然中立得筆直,明明季曉鴿那邊還沒有完成最終的參數調整,但他卻已經在不依靠【修羅戟】的情況下重新起身,仿佛那份能讓尋常高階玩家瞬間暴斃的重力并不存在一樣。
與此同時
公共空間的【個人戰力排行榜】上,位于第二頁中段的,排名第32位的【事兒逼體質】:默-守序善良-光勛騎士于頃刻間消失無蹤,隨即便出現在了這一頁最上方的位置,即——
no.21【事兒逼體質】:默-守序善良-光勛騎士
沒錯,盡管此時此刻的墨檀并沒有做什么,更沒有得到任何實質上的提升,但他就實打實的變強了。
這其實并不難以理解。
首先,在【無罪之界】的世界觀下,除了比較直觀的硬實力提升,比如力量屬性+3、體質屬性+5這種,還有相對比較不易察覺的軟實力提升,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大家比較熟知的沐雪劍了。
事實上,單從角色屬性、裝備方面來看,身為【丑角牌】第一打手的沐雪劍雖然稱得上是一流,但比起【問罪論戰】階段與其同一水平的強者,沐雪劍其實是沒有任何優勢的。
舉個例子,比起【赤色星座】新生代職業選手中的翹楚‘寒光’與‘血染’,沐雪劍在角色屬性上可以說是絲毫不占優勢的,然而如果真打起來的話……
說句不好聽的,就算赤色星座那倆小年輕一起上,同樣是小年輕的休閑玩家沐雪劍想斬掉他們,最多也就二十招。
那么問題來了,雙方之間的差距在哪里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天賦,即是字面意義上的‘天賦’,也是字面意義上的【天賦】。
畢竟在【無罪之界】中,這倆算是一個意思。
擁有著【劍心】、【劍魄】、【劍魂】三個天賦的沐雪劍,在自己持劍或者對方持劍的情況下,幾乎時刻都能爆發出遠超角色紙面數據的戰斗力!
由此,便引出了另一個非常值得一提的事,即——【個人戰力排行榜】的評判標準總會讓人感到有些‘迷’。
舉例說明,比如此時此刻排在首頁倒數前三名的no.20盧恩·晝嵐、no.19社畜和no.18蕾貝卡,他們的實力雖然毋庸置疑,但就算是一分鐘前還排在no.31的默,多半也能在連續交出【逆鱗·全解放】、【律者的決意】、【領域·暴怒】的情況下正面將其擊破,而在這種情況下,其排名方式似乎就會讓人覺得有些別扭。
再加上剛剛直接飛躍至no.21的墨檀與他排名31時幾乎沒有任何區別,這事兒看起來就更加耐人尋味了。
然而在很多高端玩家以及工作室或俱樂部的專業數據團隊眼里,這其實并不是什么難以參透的難題。
在他們的分析中,決定某人在【個人戰力排行榜】中位置的最關鍵原因被結構成了一個復雜到讓人眼花的公式,但如果透過表象直抵本質的話,其實就是賦予常駐戰力與極限戰力不同的比重,并將其相加后的結果進行比較。
所以同樣是【天賦】,能夠將其融入進自己每一個動作中,只要自己愿意,甚至可以時刻保持極限狀態的沐雪劍自然排名極高。
而只能有限度的使用【律者的決意】,在問罪論戰這種特殊場景外從來不敢裸開【逆鱗·全解放】的墨檀雖然極限戰力分數頗高,但在權重低到令人發指的情況下綜合排名當然遠遠不如前者。
不過,就在他意識到自己確實已經變得很強后,這份自我認知卻直接令墨檀的排名直逼首頁守門員,可見這家伙最近的進步幅度著實有些可怕,以至于在線時間頗為零散的本人甚至需要適應‘自己’這份力量。
當然,這種事并不會讓當前人格下的墨檀感到遺憾,恰恰相反,盡管因為種種原因難以第一時間‘消化’這份強大,但他卻很慶幸自己能在需要的時候掌握這份本就屬于‘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