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師傅如果喜歡你會手把手的教你,如果不喜歡你最后留一手也無可厚非。
老輩人傳下來有句俗語叫“富不學匠”。
因為舊時當學徒學手藝是非常辛苦的,除了正常出工,還得起早貪黑給師傅家干家務活,碰上脾氣暴躁的師傅還得經常挨打受罵。
普通人非常羨慕手藝人能晴天不用曬,雨天不用淋,吃別人熱的拿別人冷的,但這樣的待遇來之不易,是他們用三年徒弟三年伙計的艱辛慢慢磨出來的。
從拜師學藝的這一天起,便要視師傅如父母,要幫助師傅家挑水砍柴做家務。
出門干活挑工具是徒弟的本份,以前路況不好,交通工具也不如現在,比如說木工,挑著幾十斤重的工具翻山越嶺是常有的事。
日常行事得循規蹈矩,就連吃飯也得按規矩來,徒弟一定要比師傅先吃好。
為了能吃得快一點,徒弟們早已總結出一套經驗,無論是飯盆里的稀飯還是飯甑里的蒸米飯,都得拿飯勺從表面刮過來,因為表面的飯溫度相對要低一些,不會燙嘴。
傻柱回了家,已經十七歲的何雨水興奮像個孩子,蹦蹦跳跳的過來。
“傻哥,今天是什么日子”
“今天,我拜李抗戰為師,這是給他準備的拜師宴。”
何雨水不可思議的摸了摸,傻柱的腦門。
喃喃自語“也不燙啊。”
傻柱不耐煩“去去去,別打擾的我干活。”
“傻哥,李抗戰的廚藝真的比你還強”
傻柱沉悶的點點頭,不得不承認“嗯,我覺得他比咱爸都強多了。”
“他的廚藝比那些國宴的大師傅,絲毫不差。”
傻柱是譚家菜的傳人,大家千萬別走入誤區,會譚家菜不代表就所有菜都會做。
何雨水被傻哥哥的話給震住了,可愛又迷糊的樣子也十分招人稀罕。
傻柱這邊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做鍋中菜。
濃郁的肉香味四散開來,此時正值各家各戶吃完飯的時候,大家都忍不住嗅了嗅鼻子
前院的閻埠貴家,聞著肉香味,閻埠貴眼珠子亂轉,心里不知在想寫什么,估計是算計如何占點便宜,噴一杯羹。
“這是誰家在燉肉”
“還能有誰,傻柱唄,咱們院就屬他廚藝好,隔三差五的能開葷。”
閻解成饞的哈喇子都快流出來了“爸,媽,咱家明天也買點肉吃吧。”
閻埠貴“行啊。”
閻解成眉開眼笑,但他的笑容還沒維持幾秒鐘。
閻埠貴用筷子敲了敲碗沿“錢跟肉票你來出。”
閻解成“憑什么啊”
“爸,自從我上班每個月都往家里交錢,吃頓肉怎么了。”
三大媽留縫“你爸養你們這么大不花錢哪,你上交的工資是用來償還這么多年,家里在你身上的付出。”
“想吃肉,單交錢。”
閻家其他孩子見到老大都被懟了,雖然心里饞的要死,但也不敢吭聲了。
二大爺家里,吃著兩盒面饅頭的劉海中,瞬間就覺得不香了。
“這該死的傻柱,又吃肉,也不說孝敬孝敬我。”
“老伴,去給我炒個雞蛋下酒。”
二大媽不敢耽擱,因為劉海中就是家里的天,他的話在家里就是圣旨。
二大媽撂下筷子,起身“我這就去。”
劉光天,劉光福“媽,給我們也炒一個雞蛋吧。”
“這李家的飯菜太香了,我這窩頭都吃不下去了。”
劉海中頓時氣不打一處來,伸手就是一人一巴掌。
“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