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曉娥很大方的搶著給大家都買了,冰糖葫蘆。
秦京茹跟強子偷偷問道“這個闊氣的小姐是水啊”
強子小聲道“以前我們院里許大茂的媳婦。”
劉光天跟劉光福也混著了糖葫蘆,只是不知道該怎么喊婁曉娥了。
婁曉娥已經跟許大茂離婚了,再喊嫂子不合適。
婁曉娥彷佛看出了他們的窘況“喊我姐就行。”
劉家兄弟異口同聲“謝謝小娥姐。”
往里走,路過一個賣風車,風箏的攤子。
幾個孩子邁不動步了。
李抗戰只好出錢給他們買了風箏,跟風車。
繼續往里走,又擺擂臺摔跤的。
也有圍著一群人,看耍猴的。
還有轎夫,當然了,想坐花轎得花錢。
李抗戰本想讓雀雀欲試的妹妹感受一下,但齊招娣在一旁教育弟弟妹妹,李抗戰也就熄了心思。
他可以慣著妹妹,到時候自己妹妹坐了,人家孩子心里不得難過死。
看到賣紅燈籠的,李抗美忍不住問道“哥,過年了,為什么咱們家門口沒掛紅燈籠”
李抗戰“大院門口不是掛了嗎”
李抗美“可是我們家的門口沒掛啊。”
李抗戰“那我給你買倆小燈籠,回去放上蠟燭,掛在你門前”
傻柱“買啥買,回去我用竹條給你做兩個。”
李抗美一臉的不信“柱子哥,你確定你會”
傻柱咧嘴“瞧不起誰呢,放心吧,回去我就用紅紙給你湖一個。”
再往里走,看到一個拉洋片的,周圍全都是半大孩子。
拉洋片,它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未來基本絕跡。
道具為一側裝有鏡孔的封閉木箱,燈具在內照明,幾個人坐在大板凳上隔孔窺看。
箱內有幾十張圖片,描述封神、三國、劉海砍樵之類的故事,一旁的藝人邊拉動線繩調換箱內圖片,邊有腔有調地說唱戲文故事。
看一次不貴,五分錢。
本來就是帶孩子們來湊熱鬧,這點小要求自然要是滿足了。
孩子們看得津津有味,大人們也聽得頻頻點頭。
不時的道一聲好。
逛廟會,當然少不了吃,年糕、元宵、豆腐腦、豆汁、艾窩窩、驢打滾、煎灌腸、茶湯、面茶等一應俱全。
在露天的寬桌上,一把二尺高的冒著熱氣的龍嘴大銅壺,被攤主擦得锃亮,它用來沖調茶湯和油炒面。
游客圍坐在一起大快朵頤,認識不認識的都要聊上幾句。
雖然茶面自家有,但坐下來喝上一碗,熱乎乎的能抵御寒冷。
傻柱還記著聾老太太的囑咐,他把各種小吃都買了一些。
看到畫糖人的,李抗美走不動路了,手里拿著小風車,蹲在那里。
李抗戰給她買了個鳳凰的圖桉。
“抗美,你怎么不吃呢”
“我舍不得。”
最后走到了販賣古玩的街道。
強子開始撿漏了。
秦京茹不解,看著強子大把的撒錢,買著一些無用的東西。
就跟菜市場小販一樣,討價還價。
“強子哥,你哪來這么多錢啊”
“噓,這不是我的錢,是抗戰哥的錢,我是幫他買的。”
秦京茹似懂非懂。
強子解釋道“抗戰哥每次都給我一千塊錢,讓我幫他買些古玩,他就喜歡收藏這些東西。”
秦京茹其他的沒聽進去,貪財的她只對金錢感興趣。
聽到李抗戰經常給強子一千塊,秦京茹眼睛都瞪圓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