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抗戰搖搖頭“我明天帶著木生”
因為郭木生最機靈。
李李抗戰既然決定了,大家也沒反對。
“早點休息吧”
李抗戰帶著陳雪茹離開了。
只是晚上,陳雪茹還是一個人睡一間屋子。
李抗戰怕半夜有查房的。
這種關鍵時刻,千萬不能節外生枝。
翌日。
早上醒來,洗漱。
接著鎖好門,帶著大家出去吃早茶。
廣東的早茶文化是一種獨特的飲食文化習俗,老廣們注重享受的過程,是廣東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
早茶中除了有鐵觀音,普菊等茶品外,點心小吃更是早茶中的重要一環。廣東的早茶豐富且奢侈,茶品只是配角,重點是點心,菜品和粥品。
廣式早茶的點心分兩種干點心和濕點心。
普遍來說,干點心比濕點心要更受歡迎,而干蒸燒賣就是干點心中的代表。
它是用麥面和雞蛋做成薄皮,包著滿滿的肉餡和蝦仁蒸熟而成的,金黃色的外皮,加上面上的一顆大蝦仁,一口咬下去,滿滿的都是肉,爽口彈牙,鮮嫩多汁。
蝦餃是廣式早茶的必點單品,想知道一家茶樓是否好吃正宗,嘗下它們家的蝦餃就知道了。
蝦餃的外皮晶瑩剔透,像水晶一樣,隱隱約約可以看到里面的蝦仁,好吃的蝦餃離不開新鮮的蝦仁,咬一口下去,q彈爽滑,鮮美多汁,好吃極了。
廣式叉燒包跟我們平時吃的包子從餡料到形狀都不太一樣。
雪白松軟的包子皮微微裂口,有點像北方的開花饅頭,開口處露出醬色濃郁的料汁,肉餡吃起來香滑咸鮮,叉燒包的肉餡用蠔油欠汁,加砂糖,老抽,姜片和洋蔥煮成,香濃又不失層次,味和而鮮,多吃幾個也不會覺得膩。
流沙奶黃包屬于甜口的小點心,其中流沙的口感很獨特,蛋黃的沙感搭配奶黃的香甜的味道,加上略帶濃稠的質地,吃起來特別香,用三個字概括就是香軟甜。
豉汁排骨和鳳爪也是必點的單品,跟平時吃到的排骨鳳爪口感差別很大,是那種口感特別鮮嫩爽滑,同時又特別入味,基本吃一口就是脫骨的狀態,豉汁排骨一般用芋頭墊底,芋頭吸收了排骨的肉香味,吃起來也特別美味。
腸粉在廣州的地位相當于煎餅果子在天津的地位,都是當地早餐界的“扛把子”,用米漿制作出來的腸粉滑嫩可口,搭配老板特調的料汁,又多加了一層咸鮮,是老廣們的早餐首選。
不過腸粉這東西,吃了一份感覺就跟沒吃似的,反正吃不飽。
廣東有很多鮮香的咸粥,比如魚片粥,瘦肉粥,還有到了廣州必喝的艇仔粥。
正宗的艇仔粥里有9種食材,分別是浮皮,魚松,叉燒,蛋絲,魚片,油條,花生,姜絲,蔥花,最后再加上粥底,寓意十全十美。
艇仔粥不僅用料豐富,粥底也是香香綿綿的,尤其是被浸泡過后的食材,吃起來更香了。
早茶店里的牛肉丸,跟我們平時吃到的不一樣喲,它是用陳皮果皮搭配牛肉丸一同蒸制,吃起來有很香的陳皮味,牛肉丸的口感很扎實,q彈脆爽,一口爆汁。
廣州相對比北方繁華許多,雖然也有很多窮苦人家。
但李抗戰他們這么大吃二喝的,并沒引起什么波瀾,總之就是有錢樂意,別人管不著。
吃過早飯,李抗戰就帶著郭木生跟大家分開了。
坐上了公交車,李抗戰坐在里面靠窗,懷里是一個行李包。
郭木彩坐在外面,這樣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如果有三只手,或者危險,先要過郭木彩這一關。
車子到了番禺之后,轉乘,在東郊合心村附近下車。
這里有未來的海鷗島,老一輩人叫孤島,也有叫海心島的。
這里有漁民,李抗戰并沒冒冒失失的上前詢問。
而是繞著圈,在海邊游走著。
在他們坐在礁石上休息的時候,有赤著腳,穿著一個馬褂的黑漢子向他們走來。
或許是他們穿戴體面,又或許是手里的包,才會引起這個黑漢子的主意。
看到他們的第一眼,就知道不是本村人,本地人,是外地人。
穿著代表著他們有錢,是肥豬。
拎著包,看向海對面就更容易猜測了,這是想過海去香江。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