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家,聾老太太拉著她的手。
“雨水啊,你跟著抗戰去了香江,就不要再讀書了。”
何雨水詫異道“為什么啊”
“抗戰哥說,我去了香江也能讀大學的。”
聾老太太“傻妮子,讀書有什么好的”
“你沒聽他說在那邊已經做生意,開了金店”
“你得成為他的賢內助,最好能幫著他打理生意,讓他離不開你。”
“然后在給他生一窩孩子”
何雨水“您是把我當成豬了,還生一窩”
聾老太太“能生是福,女人啊,總有年老色衰的那一天,孩子多就不一樣了。”
“他有再大的家業,總要有繼承人不是”
“你讀過書,不知道母憑子貴的道理”
傻柱這個時候插言“聽奶奶的,奶奶吃過的鹽,比你走過的路都多。”
“我聽師傅說了,香江那邊是一夫多妻制,還延續滿清的那一套呢。”
齊招娣“雨水,這方面你可得長點心眼,知道嗎”
“就師傅那俊俏的模樣,再加上有錢,有能力,外面的女人恨不能吃了他,你可得看緊點。”
傻柱聽著話,怎么聽,怎么別扭。
可是照了鏡子后,默默的承受著。
何雨水點頭硬是“我記住了。”
“爸,我們走了之后,抗戰哥說,家具,三轉一響都給你留下。”
“他說屋里的家具,都是明清的,桌椅板凳都是上好的木頭,讓您老可別當成破爛。”
何大清“放心吧,我這點眼力還是有的。”
“哥,抗戰哥還說讓你小心對門,賈張氏也快回來了,別被她們家占了便宜去。”
齊招娣“這個讓師父放心,有我在呢。”
正事說完,開始說起了閑話。
“明天閻家辦喜事,隨多少禮份子啊”
傻柱“一塊錢吧。”
何大清“你哥給了,我就不用給了。”
聾老太太“他們得主動請我來。”
傻柱“師父給的多吧”
何雨水“抗戰哥說,在閻家身上也賺了不少錢了,要把我的自行車給閻家當禮物。”
白寡婦聽到后,心疼死了。
“雨水啊,這送的禮太重了吧”
“你的自行車聽說是抗戰送你的,是你上大學的禮物,這才買了二年不到啊。”
何雨水“算了,送就送吧。”
“抗戰哥說,香江那邊家里有小汽車,這自行車我們也帶不走。”
白寡婦“你爸還騎你的舊自行車呢”
“要不,你跟你爸換一下,把你爸的舊自行車送給閻家”
聾老太太“竟瞎出主意。”
何大清“別亂說。”
“抗戰是個要臉面的人,不能這么做。”
傻柱“爸,我自行車是新買的,要不你騎我的”
何大清“不用,我就騎舊車。”
“又沒壞,能用就行。”
“再說,我還能騎幾年”
“等我退休了,也就用不上了。”
說起退休。
何大清滿臉的笑容“等我退休了,我大孫子就上學了,正好我他兩天接送我大孫子。”
“你們倆也抓緊多生幾胎,我跟小白給你們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