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們有可能打敗怡和嗎”
李抗戰也站了起來,掐滅手里的香煙,斬釘截鐵,不容置疑道“打不贏,也要打。”
“我們的錢遠遠多過他們,哪怕是硬碰硬,頭破血流也要把九龍倉拿下來。”
“好”
“既然你有決心,我就陪你瘋狂一把。”
一時間,倆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他們要面對的不僅僅是怡和,還有其他英姿財團,他們是抱團的,但李抗戰跟保雨港加起來的財富可不懼怕他們。
最重要的是要搞定匯豐,只要沉大班到時候不給他們貸款,那這一仗輸不了。
李抗戰為什么一定要對怡和動手
不僅僅是因為九龍倉,對于環球提前上岸,這一步必走無疑,但也不是非要對九龍倉下手,環球也可以做其他生意。
只是李抗戰深知怡和的錢,都是民脂民膏,都是用華夏老板姓的血肉才筑起來他們怡和的長城
1832年,威廉渣甸和詹姆士來到了廣州,在廣州成立了怡和洋行。
1834年時怡和洋行已經占據了廣州進口貿易總值的三分之一。
但是,正常的商業貿易遠遠不能滿足威廉渣甸的欲望,進行罪惡的鴉片貿易才是他真正的面目。
東印度公司退出對華銷售鴉片的行列后,怡和洋行就迅速壟斷了對華鴉片貿易。
威廉渣甸利用販賣鴉片帶來的大量利潤購買中國的茶葉、絲綢等物品運回櫻國高價售出,再將獲得的利潤投入到鴉片貿易之中。
明面上與暗地里的貿易相互配合,到1837年時,怡和洋行已擁有資本2613萬西班牙銀元。
可以說怡和的第一桶金是有原罪的。
當年林則徐在廣州實行禁煙,怡和洋行創始人趕緊跑到倫敦,游說櫻國人向中國開戰,并且力勸櫻國人奪下香港作為貿易的據點。
還遞交了計劃書,他給櫻國首相在信中詳細記述了戰爭計劃、戰略地圖、戰爭策略作戰所需軍隊和戰艦補給,以及戰后英方應提出五口通商、戰后賠款、訂立條約等要求,為櫻國發動鴉片戰爭了關鍵的信息。
可以這樣說,怡和洋行為櫻國發動鴉片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鴉片戰爭爆發后,怡和的總部遷移去了香江。
經過了漫長的發展,怡和成為了香江重點英資洋行之首。
怡和、會德豐、和記、太古成為了四大洋行,其中又以怡和為首,成為了當時遠東最大的財團。
怡和后來除了對華貿易外,還開始在華夏投資了鐵路、工廠、船塢、礦業等等,在華夏瘋狂斂財。
華夏的第一條鐵路吳淞鐵路,華夏的第一部電梯等等都是怡和在華夏建造的。
不止這些,除了這些實體業務之外,怡和還跟清政府從事金融業務。
當時怡和利用跟李鴻章的關系,然后利用關稅在擔保,在倫敦籌集資金借給清政府。
怡和在華夏內地的許多城市都有資產,是最大的遠東英姿財團。
不過在1949年之后,怡和在種花家的財富都充公了。
1961年,怡和集團在香江上市,獲得了市場的追捧。
怡和開始了以香江為核心,然后向整個亞洲擴張的時代。
怡和的業務從金融保險、零售百貨、建筑工程、機械制造、汽車貿易、再到房地產等等行業。
怡和旗下又以置地跟九龍倉兩家公司為左膀右臂。
一度是香江最大的房地產商。
怡和一直是在香江瘋狂斂財,然后把這些財富轉移到亞洲各個國家去投資。
不過在70年代的時候,凱瑟家族遇到了資金鏈的危機。
李抗戰就是要在這個時候趁虛而入,一舉反攻英姿財團,打敗這個靠鴉片在華夏起家的財團。
特別是海港城這個項目,要知道每年海港城在香江收租就達到了100多億元,整個九龍倉每年的租金達到了151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