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股市探底了。”
李抗戰看著報道,笑了。
“我們買跌,這次又賺了。”
婁曉娥“接下來呢”
李抗戰“你去匯豐一趟,把資金抽出來,咱們接下來開始觀望。”
年初的時候,股市還很瘋狂,日高見177496,于三個月內再上升11倍。
可以用萬馬奔騰,高潮迭起來形容香江的股市。
所有人都涌入股市,宛如遍地撿黃金。
可是有遠見的人,早就看到了烈火烹油后的危機。
同時市場出現一些如“魚翅撈飯”、股民辭工全職炒股、“鮑魚煲粥”、“用老鼠斑制魚蛋”、“用大牛港幣500元鈔票點煙”等瘋狂現象。
能夠想象,是多么的瘋狂。
各公司相繼派息并大送紅利,加之西方金融繼續動蕩,香江股市更加狂熱。
1969年至1972年短短4年,恒生指數最高勐升7倍,成交量狂飚16倍。
在只要股票不要鈔票的觀念刺激下,香江市民一窩蜂搶購股票,一路高歌的股價遠遠脫離了公司的實際盈利水平,經濟及社會的發展,以至于制度上的創新和變革都被忽略了。
被挑起來的尋金美夢引發的股市狂潮幾乎淹沒了一切。
由于交頭過分活躍,有交易所甚至疲于應付而被迫宣布壓縮交易時間。
在股市炒得熱火朝天時,批評眾多企業在股市一擁而上、力勸大家警惕市場風險的文章接連不斷,就連匯豐主席也公開呼吁小心股市過度投機,可這樣的聲音沒有人聽得進去。
如脫韁野馬般暴漲的股市并未能與經濟因素相契合,行情過急、過劇、過濫的膨脹與擴張,終于樂極生悲,釀成股災。
這個月中旬,恒生指數從1700多點跌至500多點,一些炙手可熱的藍籌股,最低限度跌去了七成半。
為冷卻股市,曾出動到消防員以消防條例禁止股民進入華人行買賣股票,即所謂的“消防員到交易所救火。
可李抗戰知道,現在還不是股市崩盤的最后時刻。
中東石油危機爆發,美,西德,扶桑猝不及防陷入戰后最嚴重的經濟衰退,西方各國股市一瀉千里,覆巢之下,香江焉有完卵
恒生指數會在狂跌75之后再跌60
這只不過是開胃菜,所以李抗戰并沒帶著任何人,只是自己操作了一波。
處境最糟的總是接到最后一棒的散戶。
因為先前差不多所有參與買賣股票的人都能獲利,所以就有人辭去工作全心全意投入股市,不少人簡直如癡如醉,樂而忘返。
當市場突然翻臉大跌,興高采烈的人們頓時呆若木雞,部分人一夜變瘋,有的因突然失去所有財產而走上自殺自毀之路。
在一浪接一浪的炒買炒賣、企業倒閉、停牌和合并浪潮下,接下來的香江會有很多人出售產業。
斷尾求生,以求自保。
“小娥,你不是喜歡當包租婆么,之前讓你拋售物業,現在可以嘗試著買一些回來了。”
婁曉娥“你不是說,現在還不到最后時刻嗎”
李抗戰點頭“是的。”
“但可以入手了。”
“我們以后不要那些零散的物業,要買就買成棟的物業,到時候好管理,收租的時候也很方便。”
“但咱們地產公司那么多房產留了下來,我還是建議你多買商鋪,大廈,廣場這些優質物業。”
“當然,要是成棟的住宅樓也可以拿下。”
婁曉娥“好,我會留心的。”
因為,香江的優質產業,很少會有人拿出來變賣。
也只有經濟危機的時候,為了生存才有機會買入。
更別提旺鋪,寫字樓,商場這些難得一見的優質物業。
倆人談論股市的時候,保雨港打來電話。
“抗戰,國際原油的價格翻番了。”
“別激動,還不到我們出手的時候。”
李抗戰繼續道“我的預計出現了偏差,不過不影響我們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