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因為價格便宜。
當糧食運回來,只要給李抗戰工作就能獲得是食物。
一天兩頓窩頭,一頓饅頭
一個星期吃三頓米飯。
一天兩頓素,一頓葷。
這生活標準,目前看上去還不錯
火車皮運來的糧食,都不用組織人去裝卸。
很多人都主動去扛包,用木板車幫忙一起,人多力量大。
李抗戰也看到了人們臉上久違的笑容。
李抗戰來到施工現場,告誡廚子。
“不需要你做的多好吃,但一定要量大管飽,大家都是干體力活,不吃飽就沒力氣”
“好的,領導”
“如果讓我發現,誰敢貪墨,別怪我翻臉無情”
沒到一處,李抗戰都會告誡所有人。
接著是衣裳跟鞋子。
好多孩子都光著腚,掛著腳丫。
李抗戰要先給孩子們謀福利,大人可以堅持一下,但孩子們不行
而且,只要對孩子們好,大人也會感激他。
所料涼鞋,成本不過三兩塊錢一雙。
背心短褲,成本一塊多一件。
這些孩子都跟著家里的大人,幫忙撿石頭。
無非是想吃口飽飯,李抗戰也沒阻攔他們。
反而還親自給這些孩子,發放物資。
看著感動的人們落淚,李抗戰心里不是滋味。
雖然花錢如流水,李抗戰心疼,但也很快樂。
為了錢,李抗戰都愁白了頭。
如此下去,把李家掏空了,也不夠填窟窿。
想要解決問題,只能是引入資金,可是李抗戰還不想這么做。
如今只能借錢了,不是辦法的辦法,李抗戰也沒其他更好的辦法。
修橋鋪路,改善居住環境,這些都是勢在必行的。
李抗戰跟內地的企業,開始用貸款的形式采購。
有些東西,他只能先用錢來采購了。
因為百廢待興,當地小廠在擴建,一時間也無法供應更多的材料。
這錢省不得
徐靜理“你最近太累了。”
李抗戰“理兒,你說我這么做,是對是錯”
徐靜理“哪有絕對的錯與對”
“理兒,我們再要個孩子吧”
“現在還不行,我沒時間啊”
李抗戰“你不把你母親接來啊”
徐靜理“不了,讓她跟我妹妹們就在小酒館吧。”
徐慧珍的小酒館,雖然生意不多,但地址好,游客累了都會進去歇歇腳。
順便打卡拍照。
徐靜理“等她老的折騰不動了,我再接她來養老
李抗戰“候魁你注意一下”
徐靜理“他”
“他應該沒那個心思”
李抗戰“我這也是為他好,我的本意是不讓他來的,但雪茹想讓候魁來,我不想傷她的心”
“可是我要是不在了,誰能護著他
“你跟他算是熟悉,找個機會跟他聊聊。
讓他還是回去吧,我怕到時候手足相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