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智源打開了t,上面出現了注意力經濟幾個大字。
現場所有人面面相覷,一時間有些發懵。
好家伙,你互聯網高峰論壇來這里講經濟學
青智源也沒在意那么多,繼續笑著說道
“注意力經濟的概念最早由心理學家桑蓋特在1990年提出,指最大限度吸引用戶或消費者的注意力,通過培養潛在的消費群體,以期獲得最大的未來商業利益的經濟模式。
美國科學家戈德海伯將其論述為信息傳播過程中的重要稀缺資源。
在這種經濟狀態中,最重要的資源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貨幣資本,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大眾的注意力。
注意力資源已經成為十分稀缺的經濟資源,成為高利潤的新興產業群。”
青智源停頓了一下,笑著說,“說得更直白簡單一點,所謂的注意力經濟就是眼球經濟,誰能抓住用戶的眼球,獲得他們的關注。
誰就能取得更高的稀缺資源,也就是用戶群體。”
“媒介經濟和網絡經濟的本質就是注意力經濟。”
嘩
此言一出,下面一片嘩然。
在座的所有人都是聰明人,所以青智源一說大家立刻就懂了。
青智源用的也不是什么特別新鮮的概念,就像他說的那樣,這個理論在1990年就被提出來了。
距離現在有10年的時間。
但是具體應用到互聯網領域呢
卻是最近這幾年才發生的事情,倒不是說這個世界就沒有先進的經濟學家,理論家,而是互聯網的成規模化和產生效益,也就是這么些年很新很新的東西。
所以大家一開始也沒把注意力經濟往這個方向套。
甚至直到今年,okeni推出了兩款網絡游戲之后,才被世人看到了所謂的互聯網經濟價值。
但哪怕是這樣,也沒人會認為這是注意力經濟。
在這條時間線上,真正將網絡經濟的本質定義為注意力經濟的,青智源還是頭一個。
而且是在這樣大型的世界峰會上面提出來的。
有些東西看起來很復雜,套用了層層外殼和包裝,尤其是互聯網這種東西,基于網絡和計算機,高科技的基礎上誕生的。
本身就具有一圈一圈的光環,再加上各種被大佬們吹噓得眼花繚亂的技術,從而讓人產生了一種這該不會是高科技消費產品的錯覺。
但拆開之后,本質上卻很簡單,就是這么一回事情。
被青智源一揭秘,眾人立刻恍然大悟。
說得很對啊,網絡經濟的本質不就是注意力經濟嗎
但你要說是傳統的注意力經濟嗎,好像又不是那么一回事,揭曉是揭曉了,可青智源要是在現場隨便點名幾個大佬起來回答怎么變現,怎么把注意力經濟模式套用進去。
估計還真的沒幾個人能回答上來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今年上半年我們推出了兩款大型網絡游戲,一個是邊境one,一個是游戲王
一開始有不少人質疑過,像邊境one這樣的免費游戲,只靠游戲內的衣服來收費的模式該怎么賺錢。
用傳統經濟思維肯定想不明白這一點。
因為我們都知道功能產生價值,虛擬世界當中的物品,而且還是對戰斗沒有任何幫助的衣服,又不能防寒,又不能讓自己活得舒服的睡眠體驗
這種東西的功能價值體現在哪里
誰會為這種東西買單
哪怕從成本上來考慮,虛擬世界的衣服,我們一個原畫師一天就可以畫一套。
這樣的東西,該如何去定義價值呢”
青智源笑了笑,最后說道
“需求和對比產生價值。”
需求和對比產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