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中的氣氛頓時又重新熱烈起來。
“一架飛機表演的話超機動”
雖然眾人都是搞飛機設計的,但其實對于飛行本身并不能算內行。
不出意外地,有人當即提出反對
“用還沒設計定型的原型機搞超機動未免太冒險了,而且想也知道,蘇27大概率會表演最經典的眼鏡蛇機動,我們不能以己之短攻彼之長,得想想咱們有什么獨特的優勢才行。”
這段發言顯然非常中肯,因此大家也都順著他的思路開始了頭腦風暴。
“獨特的優勢但我們更擅長的東西沒辦法在航展上面表演出來啊。”
“我們的升限比他們高,但是”
飛行表演本身性質特殊,為了讓觀眾能夠憑借肉眼進行觀賞,進行的肯定都是低空低速科目,飛行過載也沒辦法拉得很大。
這對于一架高空高速取向的飛機來說,實在是不夠友好。
常浩南此時也有些苦惱,他這幾個月以來對殲83所做的改進,核心還是集中在低空低速飛行條件下的操縱性方面,讓飛機能飛到過去根本不敢想的24倍音速其實算是捎帶手的事情。
但二代機的底子,低空低速操縱性再好,你真要跟升力體設計的蘇27去比
總歸不是那么回事情。
他一邊在腦海中盤算著可能的表演內容,一邊低頭看了看航展中安排的其它內容,想要從中找點靈感出來。
“蘇27和蘇30雙機對飛”
剎那間,一個想法劃過了常浩南的腦海。
“其實非要說的話,優勢項目我們還是有的”
“可以讓04號原型機重點做一些垂直方向的機動,尤其是大角度爬升,在更換了新的發動機之后,飛機在不攜帶武器的起飛狀態下,推重比是超過1的。”
在場所有人對于飛機的基礎性能當然都算是了若指掌,但還是有人存在顧慮
“垂直機動但蘇27的推重比還要更高啊,真要比爬升率,除非去到15萬米以上,否則還是占不到便宜。”
“常理來說確實如此,但是相比于其它性能,這方面還是有一定的操作空間。”
常浩南調整了一下坐姿,對剛才說話的那個人說道
“我看了蘇霍伊方面提交的表演內容,都是雙機共同表演,而且整個表演時間非常長、”
“這就意味著那兩架飛機在起飛的時候要裝載更多燃油,而且,其中單座的蘇27飛機要在表演中和雙座蘇30的動作配合,無法發揮出全部的性能來。”
大家都是內行人,經過常浩南這么一提點,自然都能理解是怎么回事。
對于幾乎所有的戰斗機而言,雙座版本都需要額外的重量和空間,以容納多出來的一個飛行員以及相應的操作和生命維持等設備,因此性能相比于同型號的單座版本會弱上一些。
根據具體型號不同,差距大概在510之間。
但側衛家族是個異類。
由于其標志性的帶俯角機頭設計,串列雙座型號蘇27ub的“后座”嚴格來說是在前座的后上方,兩名飛行員的高度差距極大。
這種設計給后座帶來了無與倫比的視野這在大多數情況下沒什么用,本質上還是為了容納那個碩大無比的雷達,但相應地也極大地增加了飛行阻力。
這還沒完,因為座艙加高會影響到垂尾效率和航向穩定性,所以雙座版本又換了一個尺寸更大的垂尾
總之一番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操作之后,雙座側衛的飛行性能相比于單座版本的差距遠大于一般飛機,普遍認為會有15左右甚至更高。
“不僅這樣,咱們的表演時間比較短,所以沒必要按照常規套路帶上半滿的燃油量,也可以減少一些自重。”
“這樣里里外外算下來,至少從體感上,應該能拿出不遜于那兩架側衛的垂直機動性”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