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強反駁她的觀點:“你的觀點有點偏激,不是所有商人都貪婪、狡黠、吝嗇。”
“不是嗎?”秀蕓告訴他,“所有商人都是以追逐金錢為目的,他們不這樣,那經商就失去了意義——你不為了賺錢,你經商干什么?”
華奮強堅持自己的觀點:“有的人想經商并不是你所說的那樣,完全是為了金錢。他們經商或許只是為了體現自己的價值。”
“你想要要體現自己的價值,就必須追求商業利潤的最大化,只有賺錢了,你的價值才能體現出來。賺不到錢,你的經商等于失敗,你對別人大談什么人生觀、人生價值等等,也不會有人尊重你的……我想你應該不會想做這商海潮里的匆匆過客,讓一切都變為空談的……”秀蕓還想夸夸其談,一位火車站的民警走過來招呼他們趕快出站,別影響了車站乘車的秩序。
兩人只好邊走邊談,一道出了火車站。隨即,華奮強便趕去售票廳,購買前往東莞樟木頭的火車票。到東莞樟木頭的火車票要明天中午才有車,于是,買了車票之后,他們準備利用剩余的時間閑逛廣州城。
為了不影響明天趕火車,兩人把住宿的地方選擇在離火車站不遠的一家便宜小旅館。登記住宿后,他們選了一家不起眼的小飯館吃飯。華奮強是一個節約慣了的人,也不打算在楊秀蕓面前掩飾,便只點了兩個小菜,一人一碗飯。
他對秀蕓說:“你我工資都不高,我們吃不起大魚大肉,只能將就吃簡單點兒。”
他以為秀蕓一定會罵他小氣鬼,沒有料到秀蕓不但不抱怨他,反而贊賞他:“大家都說窮家富路,我看能省就省。你應該向葛朗臺學習,畢竟,今后你創業要花的錢挺多的。”
秀蕓說著,也不管飯菜好不好吃,使勁地刨著米飯,一臉開心地吃著,沒有一點嫌棄的樣子,這讓奮強刮目相看。其實他不知道秀蕓的母親也是一個極其節省的人,今天的飯菜對秀蕓來說,算不錯的了。
吃飯間,華奮強又開始談起文學來,他說:“你今天帶的三部書,我在初中時就已經讀過了。”
“真的?”秀蕓停止了吃飯,“那個年代,這些書可都是**呀,你是怎么弄到的?”
奮強回憶說:“我們家里有近三萬部的私人藏書,它們是我母親的寶貝,被我母親偷偷地藏在家里的櫥柜里。要知道,每次搬家我們都為這些藏書頭疼來著。幸好我們家是you派,沒被紅衛兵抄家,這些書籍在我父母平反之后的很多年后,才敢拿出來擺放在書柜里。”
“難怪你懂得很多。”秀蕓問,“你的文學功底這么好,為什么你不去寫稿,發揮你的才能?”
“在省、市的報刊上發表過幾篇歪詩,幾篇散文,都是學校和工作單位要求參加投稿寫的,沒有想到一投就中。”奮強回應道。
“強哥,你何必壓抑自己,要有感而發,有才便施,依你的才能不當作家可惜了。”秀蕓搖了搖頭說道。
華奮強不禁瞪大眼睛說:“作家?你不怕風險嗎?我父親在大會上說了自己的看法都被冤枉成you派好多年,你白紙黑字地寫在報刊、雜志上面,成千上萬字,難免不說錯話,今后不又成為別人說你的把柄?我不想重蹈覆轍。”
“我不怕。”秀蕓態度堅決地回答,“我又不反黨、反社會主義,有什么好怕的?”
奮強不禁感嘆道:“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呀。”
秀蕓接著他的詞說:“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到天涼好個秋。”
奮強一笑,問:“你也體會到了這詞中的含義了?”
“我不像你空有滿腹經綸和常人沒有的閱歷卻欲說還休,我是有感就發。”秀蕓告訴他,她已經在國家比較大的雜志上發表了好幾篇短篇,受到了關注,她這次陪同他到廣州、深圳是想進一步挖掘生活題材,為下一部做準備,她這輩子的心愿就是寫一部引人關注的長篇。
奮強心想:【鬧了半天,算我自作多情了,我還以為秀蕓在追我呢,原來是來取材的啊……我就說嘛,這世上哪有這么大膽、直白的女孩。】于此,奮強對秀蕓的舉動不再提防,他們兩人的談話越來越投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