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強對馮娟說:“我準備在離我原來開辦家具廠的地方不遠處再開辦一個家具廠。工廠的地址就在武侯區靠近二環路不遠的川藏公路旁邊。”
“你手上只有25萬多,開辦家具廠肯定不夠。”馮娟思索著說,“我想想……對啊,光付土地費你就不夠,別說開廠了。”
奮強如實告訴馮娟:“土地費由楊秀蕓想辦法,她想在道路兩旁建家具商場,我只是占用了她很小一部分土地。”
在商界打拼了幾年的馮娟,聽到奮強所說的消息,敏感地嗅到了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她說:“這個楊秀蕓真有辦法,她的這個項目不錯,沿海地區已經有人搞了,這是個只賺不賠的項目。如果我們與她合作,一定有錢賺。你去問問她,這次川藏公路兩旁的項目我能不能入一股,分一點羹。”
奮強點頭答應:“沒有問題,我的面子她或許會給,我改天見到她就問問。”
馮娟對奮強說:“你也要入股,你要多方面經營,不能死盯著開辦家具廠的項目上,一旦家具廠不賺錢,其他盈利的項目可以彌補。”
兩人邊吃飯邊談,談得很投機,從談話中華奮強明顯感到眼前的馮娟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她了。做生意這幾年,讓馮娟變得更為老練,她說話聲音雖然沒有改變,仍然很大嗓門,但她已經學會思考,懂得在生意場上如何與人打交道,如何賺錢了。
吃完晚飯,奮強想搶著把碗筷拿到廚房里去洗,他實在過意不去被照顧地如此徹底,但他搶不過馮娟。
馮娟故意做出生氣樣子,說:“今晚的碗你不能洗,洗也白洗。你現在還在醉酒狀態,你洗不干凈……你再爭,今后我就不理你了。”奮強只得作罷。
吃了晚飯,碗筷整理好時,天已經黑了。奮強從宿舍的窗戶里看到對岸華燈初上,燈火輝煌,一派繁華景象,便向馮娟提議:
“今晚我們到濱河那頭岸邊走一走,行嗎?”
馮娟當然愿意,隨即點頭答應了:“據說對岸的公園里開了一家咖啡廳,環境挺好的,我們到那里去坐一坐。”
-
兩人很快下樓,散步在濱河公園。盡管是初夏,天氣還不是十分炎熱,公園里的游人很多。兩人邊走邊聊。
奮強突然想起了蕊蕊來:“今天怎么沒見你帶蕊蕊來?”
馮娟隨即回答道:“我已經把她送到新津二中寄宿學校讀書了。只有星期天才能接她回家。”
“你這樣做對蕊蕊的成長不好。”奮強擔心起來,“小孩在成長階段需要家長每天的呵護。”
“這是沒用辦法呀,”馮娟無奈地搖頭,“我做生意很忙,幾乎每天都在午夜十二點才回家,蕊蕊每天晚上都要等到我回家她才安心睡覺,對她的學習和休息都有影響,實在沒用辦法,我托熟人把她寄宿在省重點學校新津二中讀書。這樣她可以不用等我回家了安心學習,我也不用天天擔心她在家里怎么樣,生意再忙都要回家照看她,影響我的工作。”
“還是我好。”奮強自我安慰,“一個人吃飽全家飽,用不著擔心其他事情。”
“你也該成家了,”馮娟關心地說,“只有你成家之后,你就體會到父母的艱辛,你就會更加孝敬父母。”
說著他們已經來到賓河公園里的錦軒茶館門前。馮娟對奮強說:“這家茶館不僅茶好,而且咖啡也不錯。”
于是兩人步入了錦軒茶館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