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陣型的存在讓傳球有了意義,傳球這讓陣型開始發展變化。
經過一步步演變,最終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足球形態。
現在的人們可能很難想象,傳球這種足球項目中最重要的技戰術手段,在一百多年前竟然沒人用!
如今的足球是建立在陣型和傳球的基礎上的。
陣型確保了戰術概念可以被球員用傳球和跑位在球場上執行出來,如果沒有陣型,那么將是一團糟,所有人都不知道該怎么踢了。
曼城針對曼聯依靠布魯諾傳球組織的特點,加強了對其他球員的防守,讓布魯諾很難找到合適的傳球對象,就起到了阻止曼聯進攻的效果。
當然曼聯這邊也不是就只能舉手投降了。
在慢慢適應了曼城的這種戰術之后,他們也做出了調整。
他們的調整就是加強所有參與進攻的球員的跑動,讓他們在進攻的時候不再拘泥于自己當前所處的位置和規定的位置,鼓勵球員們進行換位。
站著踢球是最低級的一種踢球方式,最容易被對手防死,而按照固定的套路踢球雖然比站著踢球高級一些,可一樣會出現被對方摸透的情況。
但是在進攻中進行換位,玩乾坤大挪移的話,對手要想限制住進攻難度就會成倍增加。雖然不能說百分之百讓對方的防守失去效果,但卻是可以增加自己這邊進攻成功的幾率。
………………
這種做法最大的缺點就是對體能的要求很高,如果全隊的體能不達標,有人跑不動了,那么這套戰術就會出現問題,最終導致崩盤。
不過這倒不是曼聯會擔心的問題,因為曼聯全隊的體能是出了名的好。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種頻繁的換位要求球員對戰術的理解很深,對默契的要求也很高。這可不是瞎跑。
為了不讓對方抓住規律,就瞎跑那是不會有什么好效果的。
但這一點曼聯其實也不用擔心,因為目前這支曼聯,大部分球員都是配合了多個賽季的,默契程度自然毋庸置疑。
本場曼聯的首發陣容中,最后入隊的格林伍德,也是在2018-2019賽季便開始在曼聯一線隊出場比賽了,已經過去整整三年了。
本場比賽,曼聯的陣型官方給出的是433,但其實是4231,哈里凱恩單箭頭突前,布魯諾、拉什福德和格林伍德組成前衛線,他們三個人這場比賽在哈里·凱恩身后一字排開,布魯諾居中,格林伍德在右邊,拉什福德在左邊。
但三個人其實都沒有固定的位置,進攻一旦打起來,他們三個會不斷換位置,跑的讓人眼花繚亂,上一腳傳球的時候,拉什福德還在左邊,當他下次接球時他可能就已經到了中間,而布魯諾則去了左邊路。
………………
勢均力敵的兩支球隊在比賽中打的難解難分,誰都有能威脅對方球門的時候,但也都有被威脅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