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絲線的撬動以及白衣觀音的安排之下,一切都似乎在按照著其所想要的、按照那西游記中所記載的而發展。只不過時間上生出略微不同。
白衣大士所化之老僧自袁守誠院中離去之前,國靈之身身影恰如同細沙一般消散,并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便連那隨后走出的老僧,同樣對此沒有半點察覺。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直至涇河龍王因著想要在同袁守誠的賭約當中取勝的緣故,更改下雨時辰點數觸犯天條,叫天兵天將綁了,帶到天庭受審。
“天庭中人,行動倒是迅速。”
不遠處,一處看似平常實則內中大有乾坤所在的亭臺之下,看著此一幕幕發展的嬴政以國靈之身發出嗤笑。李斯隨侍在側,袁守誠及袁天罡叔侄倆對視過一眼,面色之間都有幾分汗顏。
不管是精通刑律的李斯還是袁守誠、袁天罡叔侄二人,對嬴政看似平靜話語中所潛藏和透露出來的意思,自是再清楚不過。自然是知曉,此中有著貓膩存在。
甚至于袁守誠本人,便是那貓膩、是白衣觀音及其引為同盟的天庭將涇河龍王吊出的一環。然而這不過是個開始。這一局最終所指向的,是大明宮中的唐皇。更是降生在這世間并且度過天劫,顯露出不合作意味的國靈。
如日之初升,同大唐命運相綁定的國靈在長安城內,唐皇治下,自然是連仙神都要為之退避的。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便是無解,更不意味無懈可擊。想來同嬴政國靈之身打過照面的大士同樣清楚,所以將某些布局提前。
只是從親臨東土的那一日開始,大士同樣踏足在那局中,又如何能夠置身事外,將一切算盡
便如同此一刻,白衣大士及其背后的諸佛菩薩及天庭都并不清楚,他們所想要算計的國靈便堂而皇之的帶了李斯、袁守誠、袁天罡幾人,看著這一幕的發展。
看著那剛更改了下雨時辰點數,尚未來得及回到水府的涇河龍王面色慘白,在玉帝的御旨之下叫天兵天將帶上天庭,就此消失在幾人的視野。
天兵天將帶著涇河龍王離去,嬴政話音落下,袁守誠、袁天罡叔侄二人面面相覷之后泛上幾分苦笑。心中微凜,對于嬴政的手段自然更添幾分敬畏。
畢竟這所有的一切看似是在白衣大士與天庭的掌握之中,實則同樣有嬴政因勢利導,默許著這一切的發展。那么嬴政接下來所要做的
“我等可要做出安排與防范”
最終,是袁天罡開口,小心翼翼的對著嬴首,問出疑問。雖然知曉眼前的國靈是秦皇,那大明宮中的唐皇同樣是秦皇,而天庭如此大費周章的目標,是唐皇更是秦皇。
儼然對著嬴政將忠誠獻上的袁天罡自不能將一切無視,故作不知,使皇帝陛下陷入到危險之中。
即使這樣的危險,于神秘且將一切盡在掌握的秦皇而言,或許算不得危險。但該有的反應還是要有的,袁天罡自然知曉自己做為臣子所應當做和盡到的本分。
這同樣是態度問題,是為人臣子所需要考慮。伴隨著袁天罡話音落下的,是李斯目光幽幽,神情幽幽,隱隱然之間卻又有幾分不忿。
好似是在不忿于自己于皇帝陛下面前所能起到的作用竟然如此之少,無法更好的替陛下分憂解難,以致于叫袁天罡在陛下面前占得先機,獲得機會。
于是在那某一瞬間李斯終是恍然,意識到這是一個同過往并不相同的世界與時代。而自己所學的那些
李斯心中有危機在生起,有什么在變得急迫。卻又強行被壓制,以致于顯得有些古怪。而嬴政開口,以指尖叩過桌案,卻是搖頭道
“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