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九號單人病房,余至明小心翼翼的問“老師,我們是不是對試驗治療的風險提示,有些輕描淡寫了啊”
亓越對余至明的這個問題沒有感到意外,臉上也沒有顯示出什么不悅。
他緩緩的說“患者總是對自己抱有幻想,認為1的奇跡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與其浪費時間,對他們講述一大堆風險,還不如春秋筆法一下。”
“反正我們無論怎么講,到了最后,他們還是要簽字的。”
“再說,對他們講的太多太細,會額外增添他們的心理壓力。”
余至明提醒道“可是醫院要求,我們必須要把風險講的透徹,確保患者知情權啊。”
亓越鄙視的輕哼道“這是醫院為了推卸責任,自己不負責任的流氓之舉。”
“我個人認為,醫生只要盡心盡責,病人其實不需要知道的太多,一心配合就行。”
“無知,很多時候要比知道好。”
“至于風險,很多時候是不可控的。”
“就像發燒感冒這樣的小病,吃藥打針,還都有可能會死人呢。”
余至明對老師的這個觀點,不敢茍同,卻也不好再反駁。
沉默中,就聽亓越的聲音再次響起。
“至明,我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并不像你表面看到的那樣敷衍。”
“比如,我特意邀請了心臟移植專家韓必賢醫生,為患者確定免疫抑制劑的劑量。”
“還比如,我把他安排進icu病房”
icu病房不僅擁有齊全的監測儀器,可以實時監測到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
它還擁有完備的生命支持系統。
即便患者同時出現多器官衰竭的危急情況,也能被儀器暫時的吊住性命。
亓老師直接把患者丟進icu病房進行試驗治療,可見其對患者生命的看重。
余至明還沒來得及高興呢,又忽的想到了一點。
直接動用icu病房,豈不是意味著
亓老師也認為,患者在這次試錯治療中遭受致命風險的可能性,比較大
余至明的一顆心,又被提了起來
心臟移植專家韓必賢醫生匆匆的來了,給徐峰確定好免疫抑制劑的劑量后,又匆匆的走了,前后不超過十分鐘時間
余至明則是搬了一張椅子,守在了徐峰所在的icu病房外面。
他的想法是,等徐峰身體監測數據出現劇烈變動時,可以在第一時間沖進去搶救。
余至明從上午十一點守到了十二點半,跑去距離最近的食堂,狼吞虎咽的吃完午飯后又跑了回來。
令他心安又有些心急的是,患者徐峰的身體監測數據,依然沒發生什么變化。
數據出現劇烈變化,余至明會心懼。
但是沒什么變化,他又有些心急。
主動降低患者的身體免疫力,余至明可是期待著患者身體有一些明顯變化的。
如今兩個多小時過去,待在icu病房的徐峰,依然是沒有半點反應的輕松模樣,著實讓余至明坐立不安。
但是,余至明還得表現出胸有成竹,一切盡在掌握中的鎮定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