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江月又稱贊道“余醫生,你內科外科雙修,且都那么出色,著實令我驚訝啊。”
余至明謙虛道“那是崔主任吹捧我而已,我的手術本事都是在縣醫院學的,不過是比較熟練操作一二級小手術而已。”
“可沒經過腎臟移植這樣的大場面。”
汪江月呵呵笑道“腎臟移植,可稱不上什么大場面,在器官移植手術中,算是最為普通常見的手術”
“哎,你們先等一下”
汪江月忽然喊住了要把患者和患者家屬帶出病房的助手們,又看向余至明。
“余醫生,麻煩你給患者父親做一次身體檢查。他的年齡有些大,身體各項指標,算是勉強符合捐獻標準。”
余至明嗯了一聲,讓患者父親躺在了病床上,給他做了一遍全身檢查。
他這一檢查,還真檢查出了問題。
汪江月看到了余至明那張寫滿了有重大發現的表情臉,心中就是一個咯噔。
看來,今晚這一臺手術是做不成了。
她在一屋子人的擔憂目光中,把余至明叫了外面走廊,壓低聲音問。
“癌”
余至明點頭回道“汪醫生,他的胃,感覺不太好,很有必要做活檢確認一下。”
汪江月輕嘆一聲,說“你說感覺不太好,那就是胃癌病變無疑了。”
“唉,只能是另外尋找捐獻者了”
人體的器官捐獻包括腎臟、肝臟、心臟、肺臟、胰腺、小腸等大器官,還有心臟瓣膜、皮膚、骨、角膜等組織。
不同的人體器官、組織的捐獻醫學標準,是有所不同的。
根據我國醫學規定,腎臟、肝臟等大器官,要排除存在對受者有致命威脅的系統性或感染性疾病,包括惡性腫瘤顱內腫瘤除外、感染性疾病、嚴重高血壓等。
如果是癌癥患者捐獻大器官,對受捐者有不小的風險。
醫學史上不止一次的發生過,這樣的讓人教訓深刻的器官捐贈桉例。
余至明就在醫學期刊上,看到過一個類似的后果慘痛桉例分析。
有四名曾接受肺、左腎、肝、右腎移植的患者,均在術后十六個月至六年內,出現了組織學類型相似的乳腺癌。
這四名受捐者的器官,均來自同一位捐贈者,且該捐贈者在捐贈時未發現乳腺癌。
不幸的是,這四名受贈者有三名死于轉移性乳腺癌。
只有一名右腎移植者,在切除了移植腎后經過免疫、化療等手段才得以存活。
在后面的研究中得知,那一位捐贈者當時應該是處于非常早期的乳腺癌階段,只是尚未被檢測出來。
但是,通過器官移植,卻將身體內的癌細胞傳給了那四名受贈者。
不止一次的桉例表明,這癌細胞過分狡猾,善于隱藏,冷不丁地就興風作浪危害人體健康。
有鑒于此,癌癥患者的器官,必須謹慎評估再判斷是否可用。
就患者父親的這種情況,如果他確診了胃癌,腎臟肯定不能移植給兒子了
余至明隨汪江月回到了病房,聽她宣布,今晚的手術安排取消,患者父親明天要接受胃的全面檢查。
余至明在患者臉上看到了,那不加掩飾的失望表情,還有投向他的復雜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