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治療方法,余至明也是曉得的。
他也知道一點,那網上的熱炒,其實就是相關的利益團體在背后推動的。
確切說,這120萬一針,并不是藥,只是一種個性化定制的細胞免疫療法。
簡稱為cart治療,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治療。
這種治療方法,需要先從病人身上提取出免疫t細胞。
然后,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對t細胞進行改造,使它裝備有特異性識別癌細胞的腫瘤嵌合抗原受體,即car。
通俗一點講,就像是導彈裝備了高精度導航器,使t細胞可以高效地識別患者體內腫瘤細胞,并進行圍攻。
再然后,將這些改造后的cart細胞在實驗室中大量培養。
之后,再把擴增后的這種“加強型”免疫t細胞回輸到患者的體內。
這些細胞在患者體內,一旦遇見表達對應抗原的腫瘤細胞,便會被激活并再擴增,通過免疫殺傷機制來瘋狂殺滅癌細胞,從而達到治愈或緩解腫瘤的效果。
雖然這種cart細胞療法具有強大的療效,但是,它所獲適應癥范圍還是有限的。
這種治療方法,對血液系統疾病,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及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但是對實體腫瘤,如胃癌、肝癌、腸癌等的治療效果,相當有限。
還有,并非所有接受cart療法的患者都能徹底實現癌癥治愈。
仍有較大部分接受該療法的患者,面臨治療緩解后的再次復發風險。
此外,這種治療方法,除價格昂貴之外,其毒副作用較多且比較兇險,主要包括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神經毒性、腫瘤溶解綜合征等等。
其中細胞因子風暴,往往表現為高熱、低血壓、休克等,發生率超過60到70。
神經系統毒性,多表現為腦水腫、顱內壓升高、癲癇、意識狀態改變等,其發生機制目前尚不清楚。
國外還時不時出現患者因為cart治療,導致的神經毒性而去世的報道
“余醫生”
余至明看向說話的張裴,就聽他一臉懇切的說“我們都很期待,你主導的癌癥極早期項目,能早日獲得突破。”
“如果能研究出極早期癌變的篩選方法,對患者來說就是天大的福音了。”
“這就相當于癌癥被攻克了啊。”
余至明輕輕的笑了笑,說“我也非常的期待,這一天能早一日來到”
在接下來的閑聊中,有人小心翼翼的提起福利體檢,把青年醫生都給排除在外了。
還有,很多醫生的家屬是在外地,趕來華山醫院體檢很是不方便。
何英俊澹澹的說“按照現在統計的體檢人數,都要排到一年半以后了。”
“這體檢人數,不能再增加了。”
停頓片刻,他又接著提醒道“至于父母在外地的,就自己想辦法克服吧。”
“反正排上體檢人卻未到,不論因何原因,都不會給補上的。”
“你們或許還不清楚,有多少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前來聯系讓余醫生體檢事宜,最后都被院領導給擋了回去。”
何英俊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緩緩的說“都好好珍惜這一次的體檢機會吧。”
“下次再請余醫生出手,肯定就沒有這么的容易了。”
在坐所有人都清楚,下次請余至明出手,或許就需要不小的人情了。
而且,還不一定請得動。
再者說,體檢也不是一勞永逸,能年年體檢一次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