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至明從周沫的手中,接過了一個挺有份量的包裹。
“我沒在網上買東西”
話說到一半的余至明,看到了包裹上的寄件人信息。
中華外科雜志。
他醒悟過來,急忙拆開包裹,果然看到了幾本本月最新出版的中華外科雜志。
余至明拿起一本,翻開目錄,看到了他寫的體外大搭橋手術論文,還有論文后面的作者名字。
“余至明”、“亓越”
嘿嘿,這可是他發表在國家級核心期刊上的第一篇論文呢。
雖說,這論文啥的,已經不影響余至明如今的醫學地位了。
但是,將來評職稱什么的,對論文發表還是有明確的硬性要求的。
余至明總不能一路破格的升上去吧
尤其是作為一名內科醫生,彰顯自身醫學實力的醫學論文,會更加看重一些。
“一年一篇核心期刊論文有些少,最起碼要兩篇才行,篇就更好了。”
余至明滴咕了一句,又有些苦惱。
雖然有參與課題研究,但是他參與的部分,都是手上活,沒有寫成論文的價值。
過去的兩三個月,余至明也參與了不少有研究和借鑒價值的新穎病例。
只是,他只負責找出問題,后續的確診和針對性治療,只能在旁邊干看著學習了。
這樣出來的病例研究,他怎么能好意思據為己有,寫成論文發表呢
只能混一個第二作者第三作者,讓名字在醫學論文圈混一個眼熟了。
唉
這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了。
余至明在臨床檢查和診斷方面,有極大優勢,卻在理論研究方面有明顯的短板。
或許,這個短板隨著他醫學知識的豐富,臨床經驗的提升,會得到明顯改善。
余至明耳邊響起周沫的聲音,“余醫生,如今接替顏護士長的人選已定,顏護士長的離開進入了倒計時。”
“我們商議著舉辦一個歡送活動。”
余至明把期刊收了起來,隨意的說“這件事,你們確定好了,把時間、地點、分攤的費用等給我說一聲就行。”
周沫嗯了一聲,又把身體湊近了一些,壓低聲音道“其實,顏護士長不太想走,一直想著返聘留在我們這里呢。”
余至明哦了一聲,說“以顏護士長的資歷,想繼續工作的話,應該有不少醫療機構會聘請她的吧”
周沫挑了一下眉毛,嘿嘿笑著說“她只能是去中小的民營醫院了,事多辛苦不說,還容易擔上不小的責任。”
“哪像在我們中心這里舒服啊,工作不累,賺的還不少,且有身份有地位,被外面的許多人捧著呢。”
余至明心知,像華山醫院這樣層次的著名醫院,可謂是人才濟濟。
別說護士長了,就是主任醫師,如果不是相當優秀,有一手厲害的本事,到了退休年齡,也得按時間辦理退休,不會返聘。
因為在他們的后面,有一堆優秀的人,在等著他們讓出位置呢
午飯后,臨近中午一點,余至明收到了何英俊的電話。
何英俊告知余至明,他和談副院長已在寧安醫院與古副院長做了一上午的談判。
談判進展還是挺順利的,雙方很有可能在本周達成合作協議。
“余醫生,我聽到了一個小道消息,說是今上午,劉副院長在辦公室摔碎了杯子。”
“還聽說,他打電話把那個他認定的護士長接替人選臭罵了一頓,罵她沒事找事瞎挑釁,煮熟的鴨子都被她給弄飛了。”
余至明有些幸災樂禍的笑了笑,就聽何英俊轉而說“余醫生,我今上午還接到了魏家人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