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保不敵鄧九公,被鄧九公一刀斬于馬下。
又一日。
張山親自出馬,邀戰鄧九公。
鄧九公再次出戰。鄧嬋玉不放心,也跟了出去。
“反賊匹夫你忘恩負義,叛國投敵,必不能善終”張山照例罵鄧九公。
“張將軍,你為大將,當知天時,明世事。今壽王荒淫無道,治下百姓餓殍滿地
天下諸侯不歸商而歸周,天心人意,人所共知。
汝為何掩耳盜鈴不聞世事
聞太師逆天而行,已然身殞。
望你聽吾言,下馬歸周,共伐朝歌,上順天意,下從民愿,莫要再自誤也”鄧九公昨晚想了很多對罵的詞,今日算是用上了,把張山懟的啞口無言。
“一派胡言反賊,今日就是你的死期”張山怒喝一聲,先挺槍直取鄧九公。
鄧九公一刀噼開,和張山戰在一處。
轉眼三十回合,兩人不分勝負。
但鄧九公年紀大了,后勁不足,刀法漸亂,繼續打下去必敗。
鄧嬋玉見狀拿出五光石,砸向張山。
“啊”張山一聲慘叫,被砸的鼻青臉腫,幾乎墜馬,他急忙逃回大營。
幾日后。
張山再次挑戰,又被南宮適打敗。
至此,張山明白,只靠他們是肯定打不過西岐。
接下來,張山高掛免戰牌,避而不戰,并寫求援文書,急報朝歌。
九仙山桃源洞。
廣成子收到白鶴童子送來的玉虛符命,言姜子牙不日金臺拜將,命眾門人弟子齊聚西岐,開啟東征。
廣成子恭敬領命謝恩,送走白鶴童子,自思“如今姜子牙即將東征,是時候讓殷郊下山了。他此去,是福是禍,就看他怎么選了。”
“童兒,喚殷郊來此。”廣成子吩咐道。
片刻后。
“師父,有何事”殷郊來了。他剛才在林中煉氣。
殷郊當年被風吹走后,被廣成子帶到九仙山桃源洞,收為徒弟。
如今多年過去,他也長大了。
廣成子曰“徒兒,你姜子牙師叔即將東征朝歌,你可愿下山助他一臂之力”
殷郊聞言沉默了。
他明白廣成子的意思,讓他下山助周滅商。
殷郊此時很糾結。
他是成湯壽王的兒子,廣成子讓他幫助姜子牙,這是讓他助人弒父,這樣做不合適。
但他母親又是被壽王和后宮三妖害死,他想要報仇。
殷郊沉默片刻,本想說“師父,如今弟子已是修行中人,不愿下山沾染凡塵俗事,只愿在山上苦修,爭取早日修成正果。”
但他又看到廣成子的眼神。
廣成子是希望殷郊下山助姜子牙伐商的。
想起廣成子這些年用心教導,殷郊心中的天平向一側偏斜,不再猶豫“師父,弟子愿意下山,助姜師叔興周伐商。”
“既如此,你且去桃園洞外獅子崖前,尋兵器來,我再傳你些道術,你好下山。”廣成子道。
“遵命。”殷郊忙去獅子崖尋兵器。
到了獅子崖附近,殷郊發現一洞府。
他上山多年,一直不知這里還有一個洞府。
好奇之下走了進去。
里面有一石幾,上面有熱氣騰騰的六七枚豆子。
殷郊竟忍不住吃了一個,“真好吃這是什么豆子”殷郊不覺間把豆子都吃完了。
這時,他才想起,他是來尋兵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