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協厲聲道“天下間又有幾個天資聰穎之人你不能早日修習乘武功,只因平日心有雜念,不能專心練武。這般下去,如何能繼承孫家衣缽”
孫立琢重又低下頭去,不敢接話。
孫立珅小心翼翼地道“二伯,您莫生氣。其實立琢在本莊小輩中已是公推的第一,他只是臨敵經驗尚淺,只要多在江湖走動,增豐閱歷,那便會進境快的多了。”
孫協冷笑道“他這等身手,還敢在江湖走動立珅,你不用變著花的想讓我松口放你們出去,立琢一日練不成歸藏功,便一日別想出離鄂州。”
孫立珅鼓足勇氣,又道“立琢平日只在莊里和兄弟們相較,實戰時毫無經驗,這才吃虧,其實若論真實功夫,那姓方的小子未必是立琢對手,兩人若再度較量,立琢取勝之數只怕要多他幾分。”
孫協道“輸了就是輸了,又有什么好說難不成還想主動再去約架不成我可不允”
孫立珅道“伯父,咱們孫家子弟如何會去向七大派門人下書挑戰若要檢驗立琢功夫,在莊子里也成。”
孫協斜眼看他,道“哼,你們這些不肖子孫,又有哪一個成器立琢便勝了你們,又濟得什么事”
孫立珅道“我們弟兄幾個早都不是立琢對手,但婁兄昨日連勝方平兩場,自比那天池高徒厲害的多,不如就讓立琢與婁兄切磋一番,那時立琢進境如何,自是一目了然。”
婁之英眉頭一皺,暗想他昨日攛掇不成,今日在孫協面前舊事重提,要是孫協點頭答應,那可不好推卻。原來孫立珅高傲之氣最盛,平日在江湖行走,提起伯父武圣之名,人人都敬仰欽佩,因此他向來以自己是孫家子弟為榮,哪知昨日在鄂州城里一番比武,孫家莊最杰出的小輩孫立琢卻敗于天池派關門弟子方平的掌下,而婁之英則將方平完勝,是以心中頗不是滋味,回莊路始終放低不掉,尤其是方平臨走時說的那句“看來孫氏子弟,不過如此”,令他耿耿于懷。他只道孫立琢實因臨敵經驗太淺,所以才敗,卻不信自己堂弟真的不如方平和婁之英,是以路便想讓二人較量,見孫婁都不愿意,今日索性在孫協面前提議,只要伯父答應,那便由不得二人不斗。
孫協雖沒他這般心思,但想孫立琢久在莊子習武,只能和同門兄弟切磋,確也缺乏實戰,婁之英是桃源觀余仙高徒,他二人幼時也時常比武玩鬧,聽聞兒子總是勝少負多,那時孫立琢年齡尚小,此時卻已長大grén,不如就讓二人較印一番,也好看看兒子究竟有無長進,便道“賢侄,你和立琢年小之時,便常在鐵杉丘相較武功,如今已過了數年,你兄弟二人便在這里再較量較量,讓我瞧瞧你們進境如何。”
孫立琢向來不敢違逆父親,見婁之英有些躊躇,便道“大哥,咱們便比試一下。”
孫立珅也道“婁兄,你便將胸中所學盡數展出,以我二伯眼力之高,若能指點你一二,那也夠你終身受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