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不是宋良和夏桂蘭兩口子想要獨吞芝蘭?
可說句實話,芝蘭是他們大房一家的嗎?
不是,是他們三家的,這其中還有老爺子和老太太的。
沒有這些人,你宋良還有宋玉暖能做到今天?
眾人拾柴火焰高呢,這話雖然不敢說,但是言語行動上孫金榮還是帶出來的。
只不過被宋老太太給責罵了幾次,她就不再提了。
但心里這樣的想法就沒斷過。
等虎子要去海城讀大學,這才是爆發了。
老太太將孫金榮給叫到了北都,還有虎子也在,宋年自然也一起跟來了。
老太太那一次是真急眼了。
這事兒不能這么了了,你孫金榮隨隨便便說幾句話,然后說:我有口無心,想錯了誤會了就完了嗎?
不行,這事兒不弄清楚,以后就是個隱患。
宋老太不在乎孫金榮,可她在乎兒子呀。
就跟打老鼠怕傷了玉瓶一個道理。
收拾孫金榮難免就會傷到兒子,畢竟人家是夫妻,而且夫妻感情還很好。
其實說到底自己的小兒子也有小心眼。
當初日子窮的時候,他們兩口子就很能算計。
孫金榮對她那個拐子媽那真是恨不得將心給掏出來將血都給他們獻出去。
可連一口飯都不愿給宋老太太吃。
也是一天都不愿意和婆婆一起住。
但是卻吃婆婆家喝婆婆家的,然后貼補娘家。
換個立場來講,人家都說這樣的女兒真的是沒白生。
這可不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但是從宋老太太心里來講,那是真傷心。
后期都不怎么來往。
可兒子跑過來要糧食要錢她又心軟了。
后來,日子好了,過了一段平穩的日子,一個當了廠長,一個進了財政局成了科長。
按照宋老太太的想法,這該知足啊,真的該知足啊。
就以前,你宋年和孫金榮做夢都夢不到還有這樣的未來吧。
可結果呢,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要么說很多人永遠是不知足的,一山望著一山高。
怎么就不想想當時已經和他們說好了,如果不要工作,就跟著一起做買賣。
如果想要工作,那就在單位好好干,別跟著摻和家里的買賣。
可這兩個人舍不得鐵飯碗。
那怎么著?
后來她不還是給小兒子一家分了股份。
是從自己手里折騰出去的。
要知道他們當初可是一分錢都沒拿也沒出過力氣。
但她和老大一家從來沒有虧待他們。
小暖找人讓他們兩個都去干部學校進修,甚至還鼓勵他們好好發展給他們做靠山。
可其實如果沒有小暖,她的小兒子根本就不可能成為一個三千人大廠的廠長。
一個廠長,還是處級干部。
還是顧淮安的小叔,走到哪里都是被敬著的。
如今木材廠生產的品種很多,主要做著進口出口的貿易。
怎么還不知足呢?
被訓斥了之后,兩口子面紅耳赤,一個字都不敢說。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