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太終于緩過一口氣,后卻又聽到這話,氣的就要沖過去打孫金榮。
夏桂蘭和連香急忙過來安撫老太太,然后問她怎么樣,要不要去醫院……
宋老太深深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吐出來。
好日子過的對身體也是有好處的。
她現在還可以。
只不過很多年沒有被孫金榮這么氣了。
宋老太再次想起從孫金榮嫁進老宋家之后,她跟這個小兒媳鬧的一次又一次的矛盾。
沒有一次不是她妥協的。
宋老太坐在一旁,和老宋頭說:“你也別跟著生氣,今天家里人都在,咱們做老人的不能看著她一肚子怨氣,既然話已經說到這份上了,那就從頭說起吧。”
老宋頭臉色鐵青的點頭。
其他人都沒有說話。
宋老太冷笑,看著孫金榮:“孫金榮,你心里有怨氣,其實我宋老太心里也是有怨氣的。當年娶你進門,借了100多元外債,我大兒子和大兒媳好不容易攢下錢買了一臺自行車,都沒舍得騎呢就給你當了聘禮,沒辦法,誰讓我小兒子喜歡你非你不娶呢,這我都認了。
然后這100多元外債是你大哥大嫂還有二哥二嫂幫著給還的。
桂蘭和連香入門和你比起來,我是對不起們的,當初給了她們多少,這個不用我說,你心里應該清楚。
咱就說從你結婚之后說起。
你不愿意跟我在一起也不愿意一起承擔債務,哭著喊著要去城里做臨時工。
那這也行,畢竟那時候你那拐子媽給你聯系好了。
能做臨時工怎么也比在二道河村種地強。于是我又借了100元外債給了你,你說這是找人活動收取的好處,其實這錢進到了誰的手里,你心里清楚,咱今天不講這話,只說你和宋年當了臨時工之后,你們給家里拿過一分錢買過一粒米嗎?
你和宋年當臨時工的好處費是你大哥和二哥一家給湊出來的。
你們開了工資,你可給這兩家的孩子買過一塊糖?
我大孫子就在縣城讀書,孩子帶的干糧,有的時候就是窩窩頭,可想過給你大侄子送點吃的,哪怕送一個咸菜疙瘩也算是有心。
你沒有,你孫金榮一次都沒有去看過阿波呀。
我跟你爸去你家里看你們過得怎么樣,你連口飯都沒給我們吃。這事兒你還記得嗎?”
而就在這時候,風塵仆仆的宋年已經站在了會議室的大門口,正好聽到后半截。
話正中他的內心。
要說他對孫金榮喜歡是真喜歡,不滿意也是真的不滿意。
這件事兒他記得很清楚,爹娘從二道河村走著過來,背筐里裝滿了菜還有給他們的糧食。
到了家里,孫金榮小臉就一直冷著,他讓她去買掛面給爹媽做面條吃。她說家里一分錢沒有,也沒有糧票。
其實他知道家里有的,還知道放在哪里。可當時他就跟被豬油蒙了心一樣,蹲在旁邊一聲不吭。
于是爹和娘餓著肚子又走了,自那之后再也沒有來過一次。
后來小暖回來了。宋家好像就一下子變了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