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崇文門米鋪還是半開業的。
能在這么個緊要地方開米鋪這家人背后也是有來頭的。
門店里面,本來還打算參觀一番的宋應昌,剛一拿出抵扣券,老掌柜就出來迎接了。
“宋大人,能大駕光臨,簡直是蓬蓽生輝。里面請,里面請,要什么你支會一聲,小老二讓他們給宋大人打包好送過去。我們里面還有最近的遼東黑米與安南新米,還有一些玉米、紅薯等新學推崇的作物,宋大人里面請,里面請。”
老掌柜機智地沒給多余的反應時間,領著宋應昌就來了后宅的一個書房。
“這是什么門道?”
“難道有美人計?”
突然意識到自己還沒成婚,甚至連個妾室都沒有,對自己能不能經受得住考驗,宋應昌一下子沒了底。
人嘛,誰能一定經得住考驗呢?
已經在思考下半身問題的宋應昌,立刻就被接下來的對話給愣住了。
很快鄭東家笑哈哈地走了進來。
“宋大人,今日請來一敘,主要還是有兩個問題。有求宋大人指點迷津。”
“這第一件就是,米鋪打算向南發展,聽說東洲、天竺國那邊有很多新糧食,只是經營這些不知道如何去接洽。雖然今日杭州商會那邊有公開的合作,但哪些該信,哪些不該信卻拿不定主意。說實話,面對杭州那些士紳,不知道如何打交道才好。只希望宋大人教我等一些。定有厚報。”
這話是什么沒什么毛病的,做生意嘛,東洲天竺的生意都是很能掙錢的。
但這事如此鄭重其事地詢問卻不正常。
因為完全可以自己派人逐步摸索嘛,這么著急的嗎?
但伸手不打笑臉人,何況自己拿了抵扣券呢。
宋應昌對杭州那邊的個體戶、作坊、商會、社團、仲裁議事規則逐一介紹了一番。主要還是一些關鍵崗位,和辦事步驟,特別是格式合同這些叮囑了一遍。
“東洲那邊也是如此嗎?”鄭東家問完了,打哈哈似地隨口問了一句。
“當然如此。”反正多的都說了,宋應昌也樂得多說這么一句。
“不是說很多海盜倭寇疍民過去嗎?他們也能懂這些復雜的規則?”
鄭東家震驚地詢問道。
“那邊人人有火銃,不遵守規則的當場就被打死了,規則雖然復雜,人卻是簡單了許多。”
宋應昌也打哈哈地回應了一句。
說完了這個,就到第二點,關于最近要發行援倭公債的事情了。
這個倭國到底有沒有足夠的資源來抵押支付援倭支出就成了個問題。
不過這話,宋應昌可不敢說準話了。因為倭國他是真不熟悉啊。
事實上,能混到漂洋過海來當倭寇也不在自己國內爭權奪利,就已經證明那地方啥也不是了。
但這事不能明說,萬一破壞朝廷安排就麻煩了。
當官當久了,自然知道,這些有意透露出來試探輿情的東西,一般上面是真的意動了。只是還沒下定最后的決心或者還沒做最后的布置。
還沒開始就說不行,這就不是忠心的問題了,只會被認為是烏鴉嘴,甚至對閣老皇帝沒有信心了。這就嚴重了。
畢竟只有這百十兩抵扣券的交情,宋應昌沒必要什么都說。
“既然要發行,肯定得建立交易所。公債不一定要一直持有,低買高賣,多來幾輪也是收益的。”宋應昌,只能拐著彎說了自己的初步應對方案。
??多謝多謝書友33025818的彩蛋章投稿、書友lhpdw的推薦票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