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曹淵,魏帝陸啓獨立庭院中,一時起念,院中花木開花又落葉。
萬年以前,遠古神靈行走大地,只有規則衣秩序,沒有私心情感,倒也算的上海河晏清。
無情,這是遠古神靈最大的本性,此話并非謾罵言語,而是一種褒獎。然而,這話用在他的身上還是一種褒獎嗎?
魏帝不禁想起一些往事,是很久之前的往事。
彼時,大魏王朝還不是那個坐擁半域、兵強馬壯的大魏,只是東荒北方諸多強國中的一個。彼時,他還不是那個君臨天下、與東荒山上修士互扳手腕的雄主,只是大魏諸多皇子中最不起眼的那一個。
年輕時候的他讀書極好,可惜沒什么修行資質。按道理來說,在尚武好戰的大魏王朝,手無縛雞之力的他是沒有可能做那九五至尊的。
但偏偏是他命最好。
不記得是哪年秋獵,他被同父異母的兄弟拉去射獵,然后就被扔在深山老林。
迷了路,走不出深山老林,孤零零一人游蕩著,像極了無家可歸的孤魂野鬼。
或許是不想死,或許是被餓狠了,他清楚記得,只要在山林里碰到野果,不管有毒沒毒,他都狼吞虎咽的吃下去,找不到野果,就大口大口的咀嚼野草。
再然后,誤打誤撞吃掉兩顆神靈道果,時間與空間只在一人之身,他成了天底下修行資質最好的那一個。只數月光景,他就躋身上三境,成了凡俗夫子口中的山上神仙。
走出深山,走出老林,回到大魏,回到大梁城,碰見那些想置他于死地的兄弟,他的心緒竟然出乎意料的平靜。
沒有憤怒,沒有仇恨,就像是一潭不起波瀾的死水,甚至都懶得問一句,他們為何要害他性命。
強者的眼里沒有螻蟻,怎么會因為螻蟻心生波瀾?
他起初是這樣想的,可是后來,他漸漸發現,不管遇到何事,他的心里都沒了悲歡。
不似神靈,恰似神靈。
……
界關長街上,人族始帝突然停下腳步,望向魏帝陸啓所在的庭院,沒由來的一聲嘆息。
唏噓當年,這是否算是一種情緒呢?
他曾經是天地間最早誕生的三千大道神靈之一。
在天看地時的一次偶然,他的目光無意間落在人族身上,他看到了生老病死,看到了喜怒悲歡,看到了截然不同的風景,心底沒由來的多出一絲羨慕,第一次生出遠古神靈不該有的情緒。
然后,在一萬年又一萬年的歲月中,重復著枯燥無味的日子,他漸漸厭倦,然后是厭惡、厭憎。于是,他將那顆所有人都夢寐以求的神靈道果轉贈他人,求得一場兵解轉世,等他再睜眼時,他已是人族曹淵,后來雖然覺醒了遠古神靈的記憶,但人性大過神性,是真真正正的人。
人與人的悲歡不盡相同。
如果說,天底下有誰與她最不相同,那一定是魏帝陸啓。
一個是遠古神靈,為了七情六欲,放棄了長生,做了人;一個是人,為了長生,放棄七情六欲,做了遠古神靈。
這世上沒有后悔藥,事到如今,他與魏帝陸啓好似都沒了退路。
要說幸運,還是聞溪最幸運,兵解轉世以后,神性人性對半分,可以是高高在上的遠古神靈,也可以是天底下最風流的大劍仙。
曹淵不復多想,轉身以后,大步邁開,頭也不回出了界關,向九州天下而去。
天底下的事情再大都大不過他的掌上明珠,他的當務之急,就是尋找一處山水靈秀的洞天福地,讓桃妃盡早生根抽綠,生靈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