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書友不明白番僧的行為,因此在開始新的章節之前先給大家講述一下番僧,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角色,很重要,番僧的原型其實就是印度苦行僧。
苦行僧之所以叫苦行僧是因為他們視自己的身體為罪孽的載體,因此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方能獲得精神的自由和靈魂的解脫。
苦行僧初入門道時必須舉行某種儀式,表示“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未來種種譬如今日生”,所謂的“生”,是指進入“神圣的”新生活。
苦行僧按照行規必須做到“三不”不、不撒謊、不殺生。沒有了愛恨情仇,淡漠了功名利祿,放棄了人倫之歡,拋棄了世俗財產,一心想跳出輪回之外,尋求解脫之道。
印度的苦行僧不像中國寺院里的和尚那么干凈清爽,而是長發常年不剪不洗,身上涂滿了爐灰,他們沒有固定住處,有些不穿衣服,所謂的“天衣派”
長發常年不洗不剪,也沒有固定的住處,甚至有人為追求苦楚而自殘、服食毒素、在身上涂抹尸骨灰。
有些人自稱已經進入了佛國,于是,就有了種種常人無法理解的行為,比如用刀子在自己的身上切割,用火焰來灼燒身體,把自己埋進墳墓,約定多少天之后再挖出來,或者把自己的胳膊舉起來三十八年不放下來等等
復活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場經常玩的游戲,聽說瑜伽練到高深處,可以輕松地卸掉自己身上的骨骼,上文中頸骨折斷對他們來說并不是一個不能理解的事情。
孑與寫書不會憑空捏造一些離奇古怪的事情,只會在現有的基礎上稍微做一些夸大,我們把它叫做藝術化,嘿嘿嘿
鐵心源非常有興趣去把番僧的尸體找到之后,再用火燒一下,看看燒成灰的番僧是不是還能活過來。
說來奇怪,鐵心源自己經歷了一系列神奇的經歷之后,他反道對漫天的神佛持不信任狀態,因為在那個神奇的旅程中他沒有見到一位傳說中的大能,或者神秘的人。
因此,他不相信那個番僧會死的那樣輕松如意,從他滿臉的涂裝來看,這家伙就是一個來自印度的苦行僧,只是不知道這家伙信仰的是印度教還是佛教。
找出根源來之后,所有的事情都變得非常無趣,所以,鐵心源只想把那個騙子番僧真正弄死,和他爭斗沒有任何的趣味性可言。。
大宋人無法理解后世的信息大爆炸的便利和快捷,如果愿意,后世人可以輕松地獲得世界任何一個角落傳來的信息,這個過程甚至用不著費什么力氣。
隔著一條皇城街道,鐵家對面住著一戶人家,名字大家都已經忘記了,只是管對門的男人叫做銅板,女主人叫做銅板嫂,至于他家那個強壯的如同牛犢子一樣的兒子,很自然的就叫做銅子。
他家經營著一家印書坊,所以每天鐵心源看到的那一家人的模樣都是黑乎乎的,印書的時候總免不了沾染上油墨。
銅板似乎對自家的對門一點都不感興趣,銅板嫂也只是偶爾好奇的張望一下鐵家。
至于他家的胖兒子銅子則對鐵心源擁有一只漂亮的狐貍垂涎三尺。
王柔花在湯餅店剛剛開張的時候,曾經邀請過銅板一家去自己的店里吃一頓飯,打算盡一下鄰居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