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走了,鐵心源用力的撓撓自己的腦袋,把不知道何時跳上馬車的狐貍交給了等候在蒙學邊上的水珠兒,就和一群同窗進了蒙學,今天,先生要對自己這些日子以來的課業要做一個系統的檢查。
張胖子若有所思的問道“源哥兒,你說人不犯你你不犯人,如果別人非要犯你呢”
鐵心源緊繃著臉道“骨斷筋折”
張胖子打了一個寒顫,連忙跟著鐵心源進了蒙學,今天的鐵心源讓他格外的害怕。
在自己的座位上盤腿坐了一小會,郭先生就走了進來,掃視了一遍課堂之后,就命其余的學生開始寫大字,自己來到鐵心源的身邊道“背你的本經。”
鐵心源收攝了心神之后,張嘴背道“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而無待于外之謂德”
他只背誦了第一句之后就停了下來,張胖子等人擔憂的看著默不作聲的鐵心源,不明白往日能把這篇文章背的滾瓜爛熟的他為什么會突然忘記了。
郭先生并不著急,反而帶著玩味的神色瞅著鐵心源等待他說話。
“先生,學生今日幫助了一個女童,又懲罰了另外一個尖酸刻薄的婦人,我本來很滿意我的做法,卻被母親斥責了一番,說我做事過于惡毒,所以,學生對什么是博愛什么是仁就有了懷疑,請先生為我解惑。”
鐵心源一五一十的將早上發生的事情如實的敘述了一遍給先生聽。
郭先生沉吟良久之后才道“你有這樣的母親是一件值得慶幸的好事啊,就心胸而言,為師也比不上你的母親。
我只能從經意上給你解釋一番,能不能領悟在你,而不在為師,青原行思大師曾說過,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每個境界的領悟都各不相同。
因此,讀經在于領悟,在于意會,在于神交,而不在于傳授。
韓昌黎說博愛叫做仁,合宜于仁的行為叫做義,從仁義再向前去的叫做道,自身具有而不依賴外界的叫做德。
這是他認為的根本,而你母親已經做到了合宜于仁,所以她就是義人,你已經看到了義人,跟著她的腳步行走就是了,何須多想”
“我覺得母親的做法好像并不是很正確。”
“那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你年紀幼小,有的是時間來走回頭路,發現自己錯了,然后再重新走回來,你對經義的了解就會更加的深刻,所以啊,不管怎么做,對你來說都沒有多少損失。
既然你今日心浮氣躁,課業就停了吧,臨帖三百,先讓自己的心神安靜下來再說其它。”
鐵心源拱手應是,然后就走出來課堂,獨自一人坐在門廊下,提起這個懲罰性位置上的筆墨,找出一張帖子,開始認真的臨帖,他覺得自己最近確實需要安靜一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