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眼神威脅法
倭人女子有在衣帶上記下恩客名字的習慣,據說,她們衣帶上記載的最多的人名,就是太學生的名字。
太學生在大宋是一個很奇怪的群體,他們一面可以上達天聽,一面又可以連通底層百姓,為官家耳目,自然也是百姓喉舌。
當然,成為官家耳目要比成為百姓喉舌輕松愉快得多,很多的時候在杯盤狼藉的時刻就幫助官家完成了對百姓的訪問。
至于田間地頭或許有人會去,反正鐵心源沒看見,他經常地訪問地點不是七哥湯餅鋪,就是城外的巧莊。
不像李繁銘他們訪問次數最多的就是那些有倭女的青樓。
這位老兄發誓要讓每個倭女都不空手而歸,鐵心源認為,用不了多少時間,倭國富貴人家凡是娶了來到宋國的倭女,李繁銘的子孫有很大的可能成為倭國富貴人家的家主
鐵心源今天要早點去太學,不去是不成的,今日是太學生們的集體活動,如果不去會被所有人鄙視的。
再說鐵心源早就想看看類似公車上書這種行為,到底能不能在現實生活中起到真實的意義。
這一次的要對付的目標就是太常寺卿彭杜
敢把太學里的肉餡饅頭換成實心蒸餅實在是太大逆不道了。
大宋朝廷厚待士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肉餡饅頭更是先帝和陛下都曾盛贊過的好事,一個小小的太常寺卿就敢說什么太學生靡費無度,真是找死
還說什么太學生往往有肉餡饅頭吃不完,放在窗外以至于孳生蚊蠅,蛆蟲亂跑,身為太學生卻不知五谷之珍貴,更沒有一粥一飯當念來之不易的念頭,愧為太學生
鐵心源認為這根本就污蔑和胡說,自己吃不完的肉包子一般都是送給了包子吃,每回都不夠吃,包子總在埋怨鐵心源為何不給他多弄一些來,誰還敢隨便放在窗外招蛆
雖然每個人中午飯都有六個拳頭大小的肉包子,吃不完難道還不許我帶回家
太常寺的管轄范圍是祭祀祖宗和天地,不是來關心太學生們吃什么的,
這樣做不但讓學宮很是為難,更是讓內府那個胖胖的專管太學生吃飯的管事面上無光,太學生們不浪費一點他怎么可能吃的那么胖
像鐵心源這種一眼就能看出事情本質的太學生不多。
或許也可以說他們不情愿看懂,只是單純的為自己的包子被人換成蒸餅而感到出奇的憤怒。
我自家吃不吃是我的事情,你無緣無故的給我拿掉就是你的不對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之下,今天太學生們就準備一起去皇宮門口等始作俑者彭杜。
鐵家就在皇城邊上,所以他就不用去學宮里和諸位學長匯合了,只需要等在御街邊上看他們過來就成。
原以為這種有后果的事情參與的人不會太多,誰知道不等早朝散掉,宮門外就圍攏了三百多個太學生。
這基本上算是傾巢出動了,就連從不在中午之前起床的李繁銘兄也打著哈欠到來了,他算是太學中年紀最長的學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