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從絕望中看到希望
從長安轉道橫山路的時候,鐵蛋就知道這樣的麻煩一定會出現,只是沒想到來的這樣迅速。
按照所有人的計算,吏部的官員如果知道鐵心源一家沒有去金城縣,而是轉道去了橫山,至少需要等到明年開春,沒想到他們現在就已經知曉了。
自從張元投西夏,給大宋帶來無窮的災難之后,大宋的科舉就多了一條規定,連考五次不中的士子,可以享受同進士出身。
雖然這里面還是要挑挑揀揀的,卻還是給了大宋讀書人多了一點晉升的渠道,聊勝于無。
大宋的讀書人實在是太多了,先皇那首勸學詩,造成的后果就是天下文風大盛。
讀書人過于多了也不是好事,每年科考的時候能夠吃到千鍾粟,和抱得顏如玉的人只有區區的百十個,加上制科也不過三百人,這相對幾十萬已經飽學詩書的人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
鐵心源被逼離開東京的時候,不論是夏竦,還是包拯,亦或是龐籍,最擔心的就是鐵心源一怒之下投身西夏。
在他們看來,鐵心源如果去了西夏,對大宋造成的危害要遠遠地大于張元。
張元不過是一個屢試不第的窮舉子,而鐵心源卻是大宋國子監中的佼佼者,并且通曉時務,不是一個死讀書的書呆子。
鐵蛋自然也看到了他的畫像,畫像上的鐵蛋胖墩墩的,總是有一副彌勒佛般的笑臉,這讓他有些懷念在東京時無憂無慮的日子。
“沒見過,這些畫像里面,就這個看著和善些,軍爺,能把這幅畫像留給在下嗎
如果看到小人一定會第一時間上報。”
為首的統制官冷哼了一聲,就打馬繼續前行。
鐵蛋對抗在二先生肩膀上的大先生道“我們這就算是叛出大宋了”
大先生甕聲甕氣的回答道“不算,我們不過是一直在路上而已,叛出大宋源哥兒可不會答應。
我們即便是自立為王也不會投身西夏,不論是源哥兒還是巧哥,他們兩個才從鳥籠子里飛出來,再入虎狼窩,恐怕不合他們的心意。”
“你說我是不是應該走一趟青塘,把巧哥找回來他委委屈屈的在那個風騷女人的身邊受辱,不如回來和我們一起開開心心的過日子。”
大先生眼見那群騎兵走遠了,就把腦袋探出來長出了一口氣道“我雖然沒有見過巧哥,可是從你們嘴里也知道了不少他的事情,那樣一條沒遮攔的好漢,絕對不可能拜在女人的石榴裙下不出來的。”
鐵蛋抽抽鼻子,似乎不愿意多討論巧哥,自己兄弟可以說巧哥的不是,別人根本就沒資格說巧哥一句話,哪怕他說的是好話。
休整了半個時辰之后,鐵蛋下令重新啟程,這一次他仔細的觀察了一下自己挑選的這些沒有惡跡的流民。
正如大先生說的那樣,這群人好像沒有腦子,自己說什么就是什么,連質疑一下都不會。
自己兄弟們在一起的時候,即便是最安靜的時候,也比這群人活潑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