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即是說,周易達成了人族或者一切生靈能對【易】做到的最完美最極限的認知……”
也是如此,周易誕生之后,易經再無太大變化更改,也再無人去創造第四種易經。
“三種可能性……但毫無疑問,我需要以三種易經再度深入計算推演才行……”
“不過……也總算是揭開了【易經】的面紗,也總算是知曉【易經】為何為華夏萬經之首了……”
易經如果真的是依據觀察這【萬物本源世界】而形成的對世間物質本源本質的認知經書的話,學會易經,確實就能做到近乎無所不知的程度了。
畢竟,世間萬物紛雜無數,是不可知之論,也即是莊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永遠學不完世間一切知識的尷尬境地。
可若是直接越過那從本質世界經由某種光投影而下的紛雜幻影,直接去學本質世界的一切的話,那自然就能提綱掣領的做到無所不知的程度。
但……因為易經是根據認知【易】本身形成的經書,也就導致易經的內容在大多數看來如看天書,完全不知所云了……
“若我能在連山易和歸藏易以及前世周易的基礎上……開創出……”
“算了,這做不到的。”
易經,其中這個易字也代表了很多東西。
直至本質的詞句,就是極端玄妙的,就如同文言文一般,需要去感悟……其中句讀的變化都會引起一句話萬千意思的變化。
而歷青鋒想的是將易經的內容以通俗話語的方式描述……可真要那樣,怕是耗盡全宇宙的記錄文字的材料,也只怕無法將易經短短數千字就描述完畢的內容記錄不完的。
“真正的知識……到底還是曲高和寡的,能觸及真相的生靈,也總不會太多……”
就如同歷青鋒已經開辟完成的仙道之路,如今能真正按照仙道之路展開修煉的人,其實也并不多。
而笑江山以武入道的例子,則讓很多人都選擇了武道。
“罷了……這些再說,目前要緊之事,還是參悟【易】。而后從中牽引出人族文字的本源影子,以此凝聚人族本源之靈……”
想著這些,歷青鋒緩緩閉上眼睛,先天道靈全力灌注腦海之中。
他此刻就好似徹底放開了束縛的計算機一般,腦海中高速至極的開始推演連山易、歸藏易和前世周易來。
只有將三易徹底推演一遍,相互驗證找到三易之中相同之處,然后進一步推演,才能明悟要如何破開這【易】的封鎖和鎮壓限制,才有可能進入其中。
時間,便又開始快速的流逝起來。
但有了巡天衛此前將犯事官吏們殺的人頭滾滾的過往,有著犯事官吏九族以內之人關押各地大牢,甚至在發配地興修大牢之事……再加上彼時歷青鋒一個問題難倒六部首腦、仙山十四仙外加八十一皇儲候選人之事……
天下間,惡者安分至極,雖暗中勾連,卻不敢有絲毫實際上的動作。
而皇儲等人則越發將百姓庶民放在第一位,仙山十四仙和六部首腦則輪換行走人間,各地官員兢兢業業。
再加上歷青鋒的替身克隆體不時現身今安城之中,天下難得的安穩。
但……
笑江山和周煥然已經嗅到了一種劇變來臨的味道。
鳳歌城,
此時,鳳歌城已經徹底恢復繁華。
販夫走卒絡繹不絕。
巡城三司肅殺莊重,城外萬頃良田已經是郁郁蔥蔥,阡陌縱橫。
這卻是有人私底下覺得今安城自從大同建立便不曾被定名帝都,甚至徹底被削去了帝都的稱號,只以今安城稱呼之。
許多人便認為這是沒有定都的征兆,各自心中思考之后,民間便是莫名其妙流傳出只要南州平定,就會遷都鳳歌城或者乾方城的說法來。
于是,很多人趁著朝廷允許甚至鼓勵遷徙實邊之時,便是舉家選擇遷徙到了鳳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