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唯有王陽明,從小便立志要成為圣人,不喜科舉之法,不浪費生命去做文章雕琢,而是涉獵百家,為了成圣,他幼年習佛而覺佛無忠孝且不事生產而棄之,青年習道,能于洞中提前十日卜算出友人十日后來尋他,卻因這道法神通是個人靜下來都能學會而放棄,而后中年習儒,從理學入手而及與孟子,會于大學而同于莊周,真正會通三家……
心學才得以橫空出世!
儒家的立志也才真正的展現出其威能!
而除卻王陽明之外,一切儒生之立志,不過自欺欺人之舉動而已。
“立志……心齋……仙,或者圣……”
王陽明幼年立志想要成為的圣人,恐怕不是孔夫子、堯舜禹那樣的圣人,而是超脫之后的存在,也即是仙!
豁然開朗!
歷青鋒心中只覺得愉悅至極,有種好似即將找到了生命真正的存在意義的喜悅。
“庶民學宮……此后也當以立志為基!”
“但我卻必須將立志講述明白……萬不可如同前世一般,只是塑造出一個知曉要立志,卻不知道立志到底是什么,到底為什么的儒門來……”
“甚至要比王陽明先生講述得更加明白……”
畢竟,王陽明留下的心學,自他以后,只有一個人真正讀懂了,其余人都是假心學,甚至直接成為了完全的唯心主義。
而陽明先生后,唯一讀懂心血,也修煉出心血的,便是那位【四渡】的偉人,那位真正的紅色的締造者!
他也同樣百戰百勝!同樣眼光超絕看透未來變化……他,也有不動心,也有心如明鏡,也能物來則照,照則秋毫必現!
只是……孤獨的心學大成者……前后兩位都終于寂寞著離去……
悠悠沉默之中,
歷青鋒心底的心齋,那巨型的宮殿,那不動心,那心如明鏡……即將徹底完成!
……
而與此同時,
外界的時間在快速的流逝著,
時間已經來到了十二月三十日卯時!
侯土洲,千家萬戶都是早早起床。
按照大同律令,從小年開始便已經是全民休沐放假,整個放假要持續到正月二十九。
朝廷各級,自然需要維持運轉,便有一次額外的甲等考評給留守值班的官員們。
甲等考評極為難得,累積五次甲等考評者,無條件晉升一級,晉升之地之職由被晉升者自行決定。
若是能累積十五次甲等考評,則能提名為皇儲后補人員,參與本屆皇儲的后續選舉,或者下一屆候選皇儲的選舉。
但相對于十五次甲等考評來說,一次并不是那么重要,且大同律也嚴格要求十五次甲等考評之中,類似年假值班獲得甲等考評次數不得超過三次!
超過三次者,甲等考評次數再多也沒有任何可能成為皇儲候選后補人員的。
而民間,商販們則自發的早早開店。
整個人族所在,到處恭喜聲連綿不絕,人人臉上都洋溢著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