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老夫人,將軍入城了!”
隨著下人的通報,宋夏驚喜起身:“快開府門迎接,喜鵲,老身的妝容可好?”
“好,一切都好,老夫人您今天容光煥發,將軍看到了,一定會安心的。”
“他常年在外征戰,可不能讓他擔憂,他回來看到咱們在府里過的好,今后在外才能更加安心。”
“將軍這出征了兩年才回來,好不容易戰捷歸來,還要離京啊?”下人們都是一臉不忍,他們將軍府人丁凋零,就只剩將軍一個獨苗,說句不好聽的,要是將軍在外面……唉……
宋夏滿臉愁容:“如今邊關吃緊,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如今朝中除了紹兒,有能力抵抗外敵的也就只有異姓王勛王了。”
下人們不再答話,因為京中都清楚,如今圣上忌憚勛王的軍功,不太可能讓勛王繼續出征的,不然以后這天下不知道是姓閔還是姓司了。
從這個封號就可以看出當年的勛王為朝廷收復多少江山,據說勛王還是貧苦出生,第一次立下顯赫戰功時,才十五歲。
當年朝廷幾方權力爭奪,導致戰事一再吃緊,圣上為憋一口氣,力排眾議封冒頭的勛王司衡年為少將軍,而司衡年也沒有讓當今圣上失望,征戰十余年,未嘗一敗。
為制衡其余幾方勢力,司衡年的官銜和兵權一漲再漲,直至升無可升封為本朝唯一的異姓王勛王。
以前圣上覺得司衡年底層出生好控制,就是封官再高也能控制,直到勛王如今二十有五,還是一再強硬拒絕圣上賜婚,圣上才終于感覺到威脅,于是以不舍得他再征戰的名義令他在京城榮養。
雖不再出戰,但司衡年手中的兵權并沒有消失,如今邊關二十萬大軍,依舊是司衡年的擁護者,直至宋夏的兒子封紹開始展露作戰天賦。
并且因為封府前面三代都因鎮守邊關而亡,所以邊關的軍官也都和封家有些交情,故而只有封紹前去領戰才不被會嚴重排斥。
封紹十八歲出征,今年正是弱冠之年,這兩年也同樣未嘗一敗,于是天下人都說他是司衡年的接班人,他能戰勝,也是得了勛王司衡年的指導。
對于這些傳言,將軍府是極為不爽的,因為只有他們自己清楚,封紹出戰,不僅沒有得到司衡年的支持,反而受到了不少阻礙,要不是他們將軍府上面三代忠烈,很可能連第一戰都打不下去,哪會有今天這樣風光回京?
但偏偏,因為勛王司衡年之前的戰功,他們將軍府還不能辯解,畢竟勛王在民間的聲望極高,一旦他們將軍府觸怒了民意,便是圣上也難以保住。
更何況,圣上也不全是看重將軍府,只是為了制衡司衡年而將將軍府推出來而已,要是他們將軍府不爭氣,可能圣上會第一時間進行制裁以換得勛王的氣消和民意的支持。
宋夏在府門等了許久還沒看到人,后來才知兒子封紹先進宮復命。
她在心里暗忖,這樣也好,免得圣上多生忌憚。
等到封紹述職回府,已是月上眉梢,但將軍府依舊燈火通明。
看著兒子一身風塵仆仆,滿臉的疲憊,宋夏止不住的心疼,眼眶都紅了:“平安回來就好,平安回來就好。”
“娘,兒子不孝。”封紹直接跪下,“讓您擔心了。”
“快起來,這是做什么。”宋夏哽咽著將他扶起來,“看到你平平安安的,娘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