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個指揮官的反應卻很奇怪,他也派出了斥候,但不止一波,而是連續四波當然,第一波斥候被消滅,但是與此同時對方也從后續的三波斥候那里獲得了蟲群的大致情報。然后,對方就率領主力艦隊,直接奔向戰場。
“這不是送死嗎”
看著眼前這一幕,端木槐也是不由吐槽起來,指揮官手下只有一支艦隊,蟲群雖然是先鋒,但是那數量也絕對不是一支艦隊能對付的了的,雙方一旦正面交鋒,必然是死傷慘重。
但是他卻打了五個小時
想到這里,端木槐好奇的看了下去。
接著,讓他驚掉下巴的一幕出現了。
只見那支艦隊并沒有直接進入戰場,而是在距離蟲群大軍遠遠的地方停了下來,然后直接開火。
“”
端木槐看著一連串的炮火跨越星海,一直飛向蟲群大軍,然后在里面爆開也是一臉懵逼。
這尼瑪也行
看到這里,端木槐多少明白對方的想法了,簡單來說就是超視距攻擊。
不,這已經不是超視距攻擊了,這壓根就是巡航導彈的級別了。
這其實也很正常,一般武器都有“有效射程”與“最大射程”的區別,所謂“有效射程”就是指武器對預訂目標進行射擊時達到預期精度和威力要求的準確距離。而“最大射程”則是指子彈從槍口飛出去之后到地面的最遠距離,精度不重要,威力也不重要,只看距離。
當然,這就沒什么精準度可言了,屬于打到哪兒算哪兒。
但是,在宇宙之中,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眾所周知,宇宙是真空環境,幾乎是零阻力,一旦發射出去,就會一直往前飛。當然,如果是能量攻擊的話,伴隨著能量本身耗盡,它也就消失了。但如果是炮彈一類的,那么它就會一直飛一直飛一直飛要么撞到某個倒霉的天體上,要么就不知道去哪兒了。
所以嚴格來說,只要你預判了對方的位置和速度,的確可以用這種辦法發動攻擊。就像潛艇預判了戰艦的速度和航線之后,也可以一發魚雷直接轟過去,然后等對方發現就已經來不及了。
原理很簡單,但事實上,這一招在實
際戰場上卻并不好用。
原因也同樣很簡單。
宇宙太大了
哪怕是一個星系,你放一萬艘戰艦進去,那也是滄海一粟。妄圖用這種辦法進行超視距攻擊,其難度堪比用手槍不瞄準打中五千米外的蒼蠅,簡直就是做夢。更不要說宇宙可不是海里,人家完全可以上下左右想往哪兒躲往哪兒躲,你只要第一波攻擊不中,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位置直接暴露給了對方。
玩家也曾經嘗試過這種方法,后來表示這根本不是人玩的,就放棄了。
但是眼下,居然有人還真用這種辦法戰斗
果不其然,雖然第一波攻擊命中了蟲群,但是蟲群也因此鎖定了襲擊者的位置,很快,只見大批蟲子迅速向前,仿佛一個巨大的怪物伸出了自己巨大的觸手,試圖抓住隱藏在黑暗深處的獵物般。
而幾乎在與此同時,端木槐看見那只艦隊也立刻有所反應,只見它們一邊后退,一邊繼續開火最讓端木槐想不到的是,幾乎每次開火都命中了
這是怎么做到的
要知道當艦隊發起攻擊的時候,蟲群還在他們的視野距離范圍之外,一般人看了只會感覺這只艦隊是在毫無意義的消耗彈藥。然而事實上對方的每次攻擊都精準命中了蟲群部隊數量最密集和集中的地方。
是通過斥候部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