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美蘭則出來,將眾人往院子里迎。
別看王美蘭是個農村婦女,沒念過書,但老規矩肯定是懂在,在互相認識過以后,便閃在一旁,讓長者先走。
老陶頭子一進院子,看見那幾條狗抻著脖子沖他叫,老臉上竟露出歡喜之色,指著那白龍對他大兒子道“好狗啊,你看這狗,瞅著就好。”
“嗯,好。”陶大寶聽的直撇嘴,心里納悶自己老爹是咋看出來這狗好的。
而后邊,剛進院的張援民叫住王美蘭,說“嬸兒啊,我就不進屋了,我在這跟你說點事兒。”
“啥事兒啊”
張援民一指被他和蔣金友放在院墻角落的兩只熊掌,對王美蘭說“嬸兒,我給你拿倆黑瞎子掌,給你擱那兒了。”
“啊”王美蘭剛才光顧著招呼陶家父子和蔣金友了了,倒沒注意張援民還提了倆熊掌。
此時一見倆熊掌,王美蘭甚是驚訝,問道“這哪兒整得啊”
張援民笑道“今天我們上山打圍,打著個黑瞎子,我就拿倆熊掌過來,看看你跟我老叔。”
這是好心,也是好意。
可不知怎么
王美蘭聽著,心里頭就特難受,她打量了張援民一眼,嘆了口氣說“你上愣場是干活去了,咱們到那兒就好好干活,別天天捅咕這些玩意,你說你這要磕著、碰著了,可咋整”
“嬸兒,你看我這不是沒事兒么”張援民說著,從兜里拿出裝熊膽的小布兜,遞給王美蘭說“嬸兒,這熊膽我都蘸完了,但得麻煩你幫我收著。我不在家,就她們娘倆,我不敢把這個往家里放。”
“啊,這倒行。”王美蘭聞言,當即點頭答應,轉念還想再叮囑張援民幾句,但那張援民已帶著蔣金友告辭離去。
此時趙國峰和陶家父子還沒進屋呢,王美蘭也沒辦法去追張援民,便只能由他和蔣金友走去。
張、蔣二人走后,王美蘭忙讓院中三人進屋,等三人在屋內落座,王美蘭先出去到倉房把熊膽掛上,然后才回屋給三人沏茶倒水。
這時,陶大寶把帶來的禮物都擺了出來,有一大三角兜的十斤蘋果,四瓶桃罐頭、四瓶山楂罐頭,另外還有兩盒桃酥。
這禮可是不小了,王美蘭哪里知道他們這是要干啥啊,但聽陶大寶把來意一說,王美蘭才知道自己兒子又在外頭做好事了。
對此,王美蘭很是驕傲、自豪,當即樂得合不攏嘴了。
“閨女啊。”這時,進屋來一直沉默的老陶頭子開口說話了,只聽他道“你家趙小子還會打獵啊”
“啊,會啊”一提起這個,王美蘭的話匣子更是關不上了,當即把趙軍一頓好夸,夸的陶家父子倆眼神都變了。
陶福林是熱切中帶著一絲期盼,也不知道為啥,年輕的時候他都不打圍,可到老反而喜歡上跑山了。前兩年整把砂槍擱家附近打打小東西也就算了,沒成想現在還惦記上打大圍了。
因此,陶大寶在一旁聽的害怕啊,自己和兄弟陶小寶平日都忙,弟媳在家里也有活,哪能時刻跟著這老頭子啊
萬一哪天這老頭再跑出來,琢磨黑瞎子、野豬,可就麻煩了。
想到此處,陶大寶就尋思,得找機會見見趙軍。可他管著十個生產隊,那好幾千人天天都有摩擦,還都得他來處理。今天是為了謝恩,他才親自走這一趟,等再過些日子到開春了,那就更忙了。
但陶大寶突然想起一事,便對趙美蘭說“大妹子,等過一陣子我們永興大隊,有那個民兵春獵,你家小子打獵厲害,你讓他過來,一個是我們家人好好謝謝他,再一個呢,他要是能打著大貨,咱們大隊上還有獎勵,錢和糧票都有。”
這年頭,沒有什么保護動物一說,而且那些牲口對山里人來說,全都是禍害。
大到野豬、黑熊,小到野雞、兔子,全都禍害莊稼、糧食。
特別是每年七月份,包米開始打穗兒的時候,野豬、黑熊就開始下山,一直禍害到秋收。
而七月份是夏季,天氣悶熱,青草沒稞,打不了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