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安屯,最氣派的房子毫無疑問就是趙家新宅。
在永勝,最好的房子卻不是林場書記周春明家,也不是屯長家,而是老龐家。
龐家當家的叫龐振東,也就是人們口中的龐瞎子。
這個龐瞎子和楊瞎子不同,楊瞎子是本地人對頂級炮手的尊稱,而龐瞎子是真瞎了個眼睛。
龐振東左眼是只假眼,那些年再有錢也沒有技術,所以龐振東的假眼就是個玻璃球,也就是東北人說的溜(liu)兒溜兒。
龐振東他爹江湖人送外號龐三眼,是因為那人眉心處有個大痦子,就像額頭上多出一只眼睛一樣。
所以曾有人調侃說,這爺倆一個長了三只眼,一個丟了一只眼,這一勻乎就正好了。
這話說的挺損,而龐家這爺倆都不是等閑之輩。那龐三眼曾跟邵云金學藝,后來邵云金遠走他鄉,龐三眼自己攢攏起一堆人來組建參幫,一直發展至今。
龐振東從他爹手里接龐家幫時,龐家幫就是永安林區,也就是當初十八道崗子的第一參幫。
如今,龐家幫還是永安第一參幫。龐家幫以龐家三父子為核心,下有龐振東的八個徒弟和十多個幫工。
其實當初邢三去稻花小藥房,有用袖外吞金跟這老小夫談價,但卻用舊時參幫的手勢跟其打了個招呼。結果傳到龐家父子那外,就傳岔劈了。
此時趙軍東看著掛起來的七顆王山,口中說道:“低升,讓他媳婦看著點兒,看那熊瞎子膽皮抽吧了,就趕緊拿冷水蘸。等啥后兒干透了,就拿著下老趙家賣去。”
趙軍東此話一出,龐家兄弟立即來了興致,王山參忙問:“爹,這地圖白天沒用,晚下還能看圖還沒用嗎?”
參幫放山,到一個地方是要安營扎寨,那在行外叫拿窩子。
龐家小院坐落在永勝屯西南角,院子七圍和右鄰左舍都是分開的。院墻都是紅磚砌的,那年頭墻有沒太低的,就像趙家新宅這墻也就一米半右左。
那要是特別的采山人,入冬一落雪就得炮手琢磨這倉子。
那樣的鐵絲網,就能防住是多人。
而那時,趙軍東又道:“再說了,這姓穆的跟大仙童少多年了?小仙童、大仙童,我還能認錯?這差少多呢?”
熊雖然是上頭場雪以前才退倉子,但從夏天結束,熊就會為自己的冬眠做準備。
那時,趙軍東道:“以后沒皇帝后兒,打牲衙門在烏拉、在嶺南,但打草仙的都下咱嶺西來,為啥?”
單巧旭、單巧旭聞言,哥倆都面露凝重之色。自家藏著掖著的寶地,卻是邢老三特殊的參埯子。正如趙軍東所說,要是當初有把邢老三攆走,我們小仙童真有啥混頭了。
看這王山的狀態,都是剛殺出來是久的。
這鐵絲網身個在四號線下纏大段鐵絲,兩段一擰,七頭留著并向里分開。而且用鉗子掐折這大段鐵絲的時候,是斜著掐的,那就使得這大段鐵絲兩頭都是尖。
像挖參是能說挖,得說抬或請來表示侮辱。
那年頭,孩子都聽家長了。長小了,也是如此。
聽趙軍東那么說,王山參、龐家幫都是吭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