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道菜、十二道菜,都已經是永安辦事的席面之最了。
可此時的王美蘭,竟然還不知足,還要加菜。
王美蘭這人哪里都好,就是好虛榮、好排場,這點她自己也承認。
如今家里富了,不比當年的王家差。
都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而富貴還鄉是為啥?不就是為了顯擺嘛
可若是她兒子結婚,王美蘭不能好好顯擺一次,那再想顯擺就得等她孫子娶媳婦了。
這沒辦法,王美蘭養了仨閨女、一個兒子,嫁閨女的席面不能大辦,因為得顧忌親家那頭,怎么不能超過男方去。
所以要是不能把她兒子娶媳婦的場面辦得風風光光,那王美蘭起碼二十年都睡不好覺。
趙軍也是好面子的人,自家辦事當然是越風光越好了。
但此時,趙軍往東屋里看了一眼,然后小聲湊在王美蘭耳邊,說道:“媽,這事兒你不得跟我爸商量、商量啊?”
聽趙軍這話,王美蘭下意識地往東屋里看了一眼,緊接著壓低聲音,對趙軍道:“不跟他商量,跟他商量啥?磨磨唧唧的,啥也商量不出來。”
“那菜夠不夠啊?”趙軍又問王美蘭,道:“一百來桌,都上十六個菜能夠嗎?別到最后那悠兒,上不去十六個菜了,那咱娘倆可磕磣了。”
聽趙軍如此說,王美蘭咔吧下眼睛,繼續小聲說道:“先這么地,你等媽信兒吧,媽去跟你嬸兒、你老舅麼她們商量、商量。”
說完,王美蘭便往西屋去了。
自趙有財受傷,男人們就改到東屋吃喝了。今天來了那么多人,算上李如海一共三十六個男的,便在東屋里的兩張靠邊站上,有放了兩個大桌面。
那大桌面是當年生產隊吃大鍋飯時候用的,不知道咋弄到趙家來了。
“倒酒!”趙有財不動手,就知道指使人。而一瓶茅臺酒,倒不滿幾個杯子,酒瓶就空了。
今天趙軍進城,買了二十瓶的茅臺酒,是打算明天給楚安民、閻書剛這些領導當伴手禮的。
這個事,趙軍在家的時候跟王美蘭商量過。
這年頭吃席都打包,但也僅限于本屯子人。不是不讓外屯的打,是因為這時候見不著塑料袋,外屯的總不能拿麻袋往回裝啊。
至于領導們,就更不會要那些剩菜、剩飯了。
所以趙軍說買幾瓶好酒,用報紙包起來,然后等領導走的時候,給他們揣著。
當時趙有財還說沒必要呢,可剛才趙有財就喊趙軍,讓趙軍把買的好酒拿出來兩瓶。
這么多人,兩瓶酒哪夠啊?
二兩半的杯子,一人一杯,八瓶茅臺酒就沒了。
不過趙軍并沒在意,此時屋里這些人,除了自己人。就都是來給自己幫忙的。
趙威鵬的三個伙計,大老遠地給運來了大蝦、黃花魚,黃貴六人幫趙軍抓野豬。韓大春等十二人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整整忙活了整整一下午,明天還得忙活一小天呢。
好酒配好菜,屋里的氣氛瞬間達到了頂點。
氣氛是好,但空氣不好。
一個小時前,趙有財打開的一條石林煙,現在連一半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