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蒸黃花魚、油燜大蝦上桌時,給一幫山里人都看呆了。
不少人不敢吃那蝦,就試探著嘗上一口魚,然后發現這魚真不錯呢。
“這得扒皮兒啊!”老太太見楚老太夾過大蝦直接就咬,忍不住攔了一句。
“不用。”楚老太咬著大蝦,含糊不清地道:“這皮兒也能吃。”
說完,楚老太嘎哧、嘎哧地就把整個大蝦給嚼進去了。
這蝦燜前先過油,蝦皮微酥,但也有硬茬,反正老太太是嚼不了。
看著嚼完大蝦,又伸筷去夾黃花魚的楚老太,老太太不禁想起了解孫氏。
桌上的菜雖多,可很多菜老太太都吃膩了,油燜大蝦、黃花魚她昨天也吃了。尤其是大蝦,還是趙虹給她扒的皮呢。想想自己吃還得扒皮,老太太就更沒興趣了,她轉頭看向隔著娘家客的那張桌,就見解孫氏正悶頭猛造呢。
解孫氏的胃口,還是一如既往的好,旁邊解忠、劉蘭英不停地給她夾菜,她就不停地吃。
和解孫氏同桌的都是自己人,主要還有趙虹、趙娜、王田、王雪四個孩子,所以解孫氏敞開了吃也沒問題。
“又上菜了,還有菜呀?”這時,一個聲音從靠門口那張桌上傳來。
果然,幫工、幫廚們端著盤子繼續上菜。盤子仍然摞在碗上,只見盤子盛的菜類似小雞燉蘑菇。
看那禽類比本地雞還瘦,楚老太心知這就是趙威鵬口中的飛龍燉蘑菇。
雖然這也不是地三仙,但楚老太知道,一會兒肯定還得有菜。
因為現在是十九道菜,只有白事席面的菜才是單數。趙家辦的是喜事,所以肯定還有一道菜。
不用問,楚老太就知道,那道壓軸大菜必是地三仙。
其實楚老太這些年從來不缺野味吃,畢竟楚安民的身份擺在那兒呢。他要說想吃啥,得有八百人去給他淘弄。即便楚安民不說,逢年過節也有人給他送。
所以,東北這一片山里有的,除了老虎、豹子、大猞猁、大金雕,其它的野生動物,楚老太都吃過。沒吃過那五樣,不是犯法,就是聽人說不好吃。
楚老太心不在焉地伸筷,夾了一塊飛龍肉,送進嘴里一嚼,瞬間眼睛一亮。
東北菜入滋味,要么收汁、要么掛芡。燉菜除了湯,一般都得收汁,收得越干越好。
這飛龍、沙半雞燉蘑菇就是如此,收得只有盤底掛了點湯,否則也沒法用盤盛上來。
楚老太感覺肉質細嫩、咸鮮可口,她把剩下的飛龍肉放在碗里,然后端碗往嘴里扒拉了一口飯。
“這菜做的挺好啊!”楚老太再次發出贊嘆,然后把碗里的飛龍肉干掉,緊接著夾了兩片榛蘑。
榛蘑燉的比飛龍肉還有滋味,絕對是下飯。楚老太扒拉完碗里的飯,用胳膊肘輕輕碰了劉紅梅兩下,小聲道:“給媽拿個饅頭。”
吃上饅頭,楚老太又吃了兩塊沙半雞的肉。這楚老太是個吃家,精準地品嘗出了沙半雞肉與飛龍肉的不同。
“這肉沒那個肉活。”楚老太話音剛落,就見身后走進來一個端盤子的。
此人不是幫工,也不是幫廚,而是今天的主廚韓大春。
韓大春他們早晨五點就來了,一直忙活到現在,按王美蘭的要求,張羅了二十道菜。
隨著最后一道菜出鍋,他們這些人也得抓緊時間,坐下來吃口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