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的第一悠席,主要招待的是林區護林隊的護林員。一群糙老爺們兒吃相肯定不會好,但絕不會搶著摟席。
而趙家這第二悠席,請的是永安屯的屯里屯親。但今天是林場第一天上班的日子,除了少數趙、馬兩家的親友和一些領導,其他工人都上班去了。
而那些沒工作的男人,不是給趙家幫忙,就是跟著趙軍去接親了。
不管是幫忙的,還是跟著接親的,他們都是吃的第一悠席。
并非人人都是飯桶,剛吃完一悠,有幾個還能戰第二悠的?
所以吃這第二悠席的,基本上都是本屯的婦女和兒童。
為母則剛,當娘的疼身上掉下來的那塊肉,自己可以不吃,但自己的孩子必須得吃。
所以菜一上就能看見,那些當娘的就甩開筷子,先就往自家孩子碗里夾菜。等孩子夾完了,才忙活著往自己嘴里填。
在這種條件下,楚老太和解孫氏加入了摟席的人群中。
楚安民眉頭一皺,瞬間舒展開來,轉身沖劉紅梅道:“沒事兒,媽也丟不了,你們那啥……該干啥就干啥去吧。”
說著,楚安民邁步就往外走,周春明等人緊忙跟上。
隨著走菜,一道道菜往桌上來,給永安屯這些人都吃懵了。吃完兩道,還有四道;吃完這四道,又來兩道……
二十道菜,顛覆了這些人的認知,讓他們重新正視趙家的財力,再次后悔當初得罪了王美蘭。
跟上一悠席不一樣,這悠席多是婦女、孩子,沒有幾個喝酒的。
所以這悠席不用敬酒,等菜都上完,大伙都造半飽以后,趙軍帶著馬玲,跟著趙有財、王美蘭,一桌、一桌地走,向來賓表示歡迎與感謝。
每到一桌,夸這席菜硬的聲音都此起彼伏。
王美蘭對此很是滿意,她要的就是這效果。想必未來的二十年里,不管永安林區誰家辦事,席面也不會超過今天自家的這桌席。
至于二十年后嘛,王美蘭估摸著到那時自己大孫兒也該娶媳婦了,自己高低再給孫子大肆操辦一波。
可讓王美蘭沒想到的是,二十年后的時代變了,她即便能在席上擺三十道菜,有波龍、帝王蟹也未必能勝過今天的飛龍燉蘑菇和地三仙。
趙家四口從西邊往東走,快走到頭兒的時候,趙軍就看到了楚老太跟解孫氏。
她們倆坐那一張桌,算上他倆是六個大人、六個孩子。其中有兩個孩子小,小到需要媽媽抱著,他媽給孩子一口、自己再一口地那么吃。
看到趙軍他們過來,楚老太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低下頭不去看趙軍四人。
解孫氏倒是大方,她百忙之中還笑著沖王美蘭揮了揮手。
然后,就見趙家四口走了過來。
“吃咋樣兒啊,大明子媳婦兒?”王美蘭問的不是解孫氏、楚老太,而是陳大賴的媳婦鄭林瑛。
陳大賴比趙有財早傷了兩天,但趙有財都能參加自己兒子婚禮了,陳大賴還在炕上趴著呢。
陳大賴是來不了,鄭林瑛就帶著兒子陳有亮來赴宴。同在一張桌上的,還有她兩個弟媳、兩個侄兒、一個侄女。
“趙嬸兒,你家席真頭子!”鄭林瑛等人紛紛豎起大拇指,王美蘭聞言一笑,道:“那就多吃,一定吃好。”
桌上人都是一笑,然后他們就開始夸起了趙軍和馬玲。
從每一張桌都是這么過來的,一開始馬玲還有些不好意思,現在都習慣了。
“哎,有亮?”這時,趙軍發現了不對,便問陳有亮道:“汽水,你們咋不喝吶?”
“我媽不讓!”小孩子回答的很痛快,語氣中帶著三分告狀和兩分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