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王美蘭沒說什么,但仿佛有一個“賞”字在趙家大院上空飄蕩!
西山屯人見狀,紛紛學著武大林,向王美蘭說起了吉祥話。
“屯長,祝你早點兒抱上大孫子!”
“屯長,祝你抱上大孫子!”
“屯長,你抱孫子!”
……
西山屯人普遍沒文化,說出來的吉祥話,不少都不合時宜。有些小孩子學舌的話,更是都不成句。
但王美蘭知道他們是詞不達意,即便有不當的話,王美蘭聽了也高興。
王美蘭是個很爽快的人,性格隨她爹。王老爺子那人,在早年的十八道崗子是出了名的樂善好施。
這用本地話說,叫手松,意思就是好給人東西。所以,王老爺子才有了王大巴掌的外號。
“寶玉呀!”王美蘭沖李寶玉一揮手,道:“去,給咱訂那迎春煙都拿出來,給我這些親屯一家發一包!”
之前趙軍、王美蘭去小賣店跟王富訂煙,訂的是迎春。后來改訂石林,可王富都把迎春買回來了。
當時王富說,留著慢慢賣吧。可王美蘭不愿欠那人情,主要是也不差那倆錢,就把煙錢給付了。
此時,這煙不就派上用場了嗎?
聽屯長有賞,西山屯人更激動了,一邊往后院走,一邊說著各種吉祥話。
眼看西山屯都走差不多了,張少文向王美蘭走了兩步,問道:“王長富是你啥人吶?”
“那是我爹。”王美蘭先回答了張少文的問題,然后打量張少文兩眼,道:“我好像沒見過你呢,你是……”
要是附近村屯的,基本上都認識,即便不知道對方叫啥名,從來也沒說過話,可在道上碰見了,一看就知道這是附近的人。
王美蘭一看張少文,就發現是個生面孔,自己從來沒見過這人,那他是怎么認出自己的?
“那年我出去當兵,你爹給我十個兩合面饅頭。”張少文道:“我說等我以后還他,他啥也沒說,就像你剛才似的一擺劃手。”
“嗯?”趙軍、王美蘭都是一怔,王美蘭更是看了眼自己的手,心想:就這么一下子,他就給我認出來啦?
而這時,鄒云川上前一步,對王美蘭道:“這是咱們鄉的張里正。”
“哎呦!”王美蘭驚訝地看向張少文,然后學著電視的場景,對張少文點頭,道:“久仰,久仰。”
張少文點頭回應,緊接著又道:“那年我要沒那十個饅頭,我就得餓死。”
“不至于呀。”王美蘭會牢記別人對自己的恩情,但自己對別人的恩情,她會選擇淡化處理、從來不提。
更何況眼下張少文提到的是王大巴掌,王美蘭只一笑,道:“你是有福的人,就沒那十個饅頭,也保證沒問題。”
“哈哈……”聽王美蘭這話,張少文哈哈一笑,沖王美蘭抱拳道:“恭喜了,王屯長,我這不請自來,想蹭頓喜酒,不知道你方便不得?”
“方便!那我們也太榮幸了!”王美蘭笑著說了一句,然后抬手向房前一伸,道:“咱先進屋,喝口水、歇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