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安民聞言,不禁深深地看了趙有財一眼,感覺他爹比他兒子有文化多了。
可是……這么有文化的人,之前敬酒的時候,咋就翻來覆去的“吃好喝好”、“喝好吃好”呢?
張少文經過短暫的驚訝后,笑著問趙有財說:“趙師傅,你也是咱永安林場的唄?”
“嗯吶!”趙有財一笑,回身向馬玲一伸手。馬玲緊忙把杯子遞過去,等趙有財握住酒杯后,馬玲給他倒滿了酒。
一兩二的杯子,趙有財雙手端杯,向桌上十人道:“各位領導,我先干為敬!”
說完,趙有財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這時,趙軍端著他那兌了酒的水上前,與楚安民等人碰杯并說著感謝的話。
王美蘭也端杯上前,跟張少文、鄒云川各碰了一下,這以后就是同事了。
等客套完,眾人才一起將酒飲下。然后,就見趙有財抬手輕眾人落座,道:“多吃、多喝哈。”
說完,趙有財便帶著自家三口人往下一桌走去。
陶福林、李文才、陶小寶、陶飛早都等著他們來呢,等一杯酒下肚,陶福林從兜里掏出個紅包,將其塞在趙軍手中,道:“趙小子,這是我跟你二叔、二嬸給你的。”
陶福林跟著陶小寶一家過,他們隨一份禮,而陶大寶一家另隨一份。
果然,緊接著就見姜蘭和于學文媳婦方靜雯各自從兜里掏出一個紅包,將其遞給馬玲,并送上祝福的話。
然后,就輪到李文才了。這老頭子從兜里拿出兩個紅包,一個給了趙軍,一個給了趙有財。
隨禮到底該怎么隨,沒有明確的限定。所謂禮尚往來,主要就在于有來有往。
就像趙、陶兩家,他們交情不錯。但之前誰家都沒辦過事,趙軍結婚是頭一份,陶家人來給隨禮,陶福林陶小寶、李云香、陶飛四人隨一份可以。要是陶飛因和趙軍同輩人的哥們交情,他自己單隨一份也可以。
不管他們怎么隨,都沒毛病。以后陶家辦事的時候,趙軍原樣給隨回去就是了。
李文才跟趙家父子處的都不錯,這爺倆不管誰到了永興,都會給李文才帶些東西。
今天李文才來了,可以隨一份,禮錢給趙軍也行,給趙有財也行。可老頭子隨兩份也沒問題,日后他有什么事,趙家父子給他回兩份就是了。
趙家四口離開這張桌,往永興李武波、劉紹忠、季林,還有打虎小隊、摩斯嘎司機,榆樹鄉張敬業、劉、王技術員那桌走去。
敬完酒,李武波、季林各掏出個紅包塞給趙軍,而劉紹忠是把禮金給了趙有財。
這悠席一共擺了三十桌,剩下的二十七桌,都是西山屯人了。
“你行不行了?”這時,王美蘭小聲問了趙有財一句,道:“要不你回那邊兒歇著去吧。”
“沒事兒!”趙有財瞪了王美蘭一眼,心想這家還沒到你說得算的時候呢。
可趙有財的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他忽然意識到,自己家現在就是王美蘭說得算吶!
趙有財眼中閃過一絲茫然,緊接著眼神卻又堅定起來:就算是那么回事兒,在外頭我也是一家之主!
想到此處,趙有財喚馬玲道:“老閨兒,給爸倒酒!”
這邊的林區、農村,老公公、老婆婆都好管兒媳婦叫老閨女或老閨兒,好顯得關系更親,有把兒媳婦當閨女待的意思。
像趙有財這樣有老閨女的,就管兒媳婦叫老閨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