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倆都是目擊證人,最先情況是他們發現的,必須得給他們帶著。
對此,張濟民、李慶東都沒意見。說句不厚道話,要不是出這么大的事,他們都沒有機會跟閻書剛這級別領導相處。
趙軍開車進永利屯的時候,離他往駐場派出所打電話才過去四十分鐘。
趙軍把車開到閻書剛家,見院門開著,他就帶著兩個護林員直接走了進去。
三人進閻書剛家外屋地的時候。劉金勇已經到了。
趙軍忙跟劉金勇打招呼,并隨口解釋了一下他越級匯報的原因。
就算趙軍不解釋,劉金勇也沒招。但趙軍解釋,就是尊重他、給他面子,劉金勇更不會有什么意見了。
幾人在屋里也坐不住,干脆出門上車,去往屯東頭等著。
駐場派出所說是一個小時來,實際用了一個小時零三分鐘。
駐場派出所來了三人,為首的是駐場派出所所長陳維義。
趙軍跟陳維義認識,之前鄭學坤舉報趙有財,還有往楊家村逮捕鄭家父子、畫柜兒楊,就是由此人帶隊的。
今天也是巧,正好趕上陳維義值班,一聽永安出了大案,他留下一人看家,將其余兩個手下都帶來了。
跟趙軍等人背著半自動不同,派出所這三人全都腰別54手槍。
雙方見面也不過多寒暄,互相打個招呼后便紛紛上車。派出所三人暫時沒問現場情況,是怕被外行誤導了。
就這樣,趙軍開車在前,派出所三人也乘坐吉普車在后面跟著。
夜間行駛山路運柴道,必須得注意。晚上從永利屯到這兒,就比白天多花了半個多小時。
到地方,派出所三人中,陳維義帶著一人進屋看現場,另一個在車里給趙軍、張濟民和李慶東做筆錄。
等這邊做完筆錄,陳維義二人已經從窩棚里出來了。
這時的陳維義一臉嚴肅,見面就問永安五人,道:“窩棚里住的是什么人吶?”
“窩棚里住的是我們屯兒王久盛。”劉金勇接了句話,而陳維義聞言,緊忙追問:“他家里還有什么人吶?”
“他老伴兒頭兩年沒了。”劉金勇道:“他還有倆兒子、一個閨女,閨女婆家在永福,平常也不咋回來。完了他跟兩兒子還都分家了,剩他自己就跑山上壓窩棚來了。”
聽劉金勇的話,陳維義敏銳地察覺到問題,忙問道:“他跟倆兒子關系都不好啊?”
就倆兒子,還都分家了,這肯定是有問題呀。
“嗯……咋說呢。”劉金勇遲疑一下,道:“也不是太不好,這兩年還行了。”
陳維義沒說話,等著劉金勇的下文。
“他倆兒子差三歲。”劉金勇繼續說道:“頭兩年吧,這倆兒子都沒工作。趕上老頭兒是林場職工,就想讓這倆兒子接班。
倆人呢,還接不了一個班兒。王久盛不是咋跟那倆兒子商量的,最后是他大兒子接班,讓二兒子學木匠去了。”
陳維義聽到此處,就感覺這里頭有問題。永安林區這邊的情況,就是哪個兒子給養老,哪個兒子接收父母的一切。
按理說王久盛的大兒子接班,那他就應該負擔起給老人養老的責任和義務。
結果大兒子還分家了,那這肯定是有問題呀。
不過雖然心里有疑問,但陳維義沒打斷,而是聽劉金勇繼續說道:“他大兒子娶完媳婦,大兒媳婦就張羅分家。等小兒子回來呢,王久盛給小兒子娶完媳婦,小兒媳婦也張羅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