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啊。”顧洋見狀,緊忙出言攔道:“你可別麻煩了,我有這餃子就夠了。”
“那能行嗎?”拿著雞蛋回來的趙有財,一邊往鍋里舀水,一邊對顧洋說:“你這頭一回到叔家來,頭一回端我飯碗,叔必須得給你安排安排。這就是沒準備,要不我高低給你掂對八個菜。”
趙有財說的話不是假話,這是本地待客之道,也是他的心里話。
水舀進鍋里,趙有財回身走了四步,墩身打開了屋里的地窖門。
趙有財下窖,拿了一瓶午餐肉罐頭、一瓶魚罐頭上來,對顧洋道:“小子,你慢點吃,叔給你切罐頭。”
此時顧洋的嘴。已經被餃子給塞滿了。剛煎出鍋的餃子燙得很,尤其是趙有財包的餃子,餡里還攪進去湯了。熱乎的餃子一咬就涌出一股熱湯,燙得直嘶哈的顧洋對趙有財說:“叔,你快別忙活了。”
“你慢點吃。”看顧洋燙的那樣,趙有財道:“等給你倒酒呢。”
說著,趙有財撂下罐頭,緊忙又去提酒桶。
來客人了得有酒,但這不是趙有財怠慢了客人,而是他就一個人,再加上顧洋嘴急,弄得趙有財手忙腳亂,沒忙活過來。
家里有剩的半盤子炸花生米,再切了午餐肉罐頭、倒出魚罐頭,配上剛做好的雞蛋湯,趙有財勉強給顧洋湊了四個菜。
小燒酒倒上后,趙有財雖然不吃,但他卻坐下陪顧洋喝酒。
“叔,你整的餃子也太香了。”顧洋說話間又咬了一口餃子,隨著他咬破餃子皮,油從餃子兩邊流了下來,流到了碗沿上,流到了碗外邊。
顧洋見狀,緊忙把吃剩的半個餃子放在碗里,然后端起碗來,用舌頭舔碗邊的油。
對于顧洋的行為,趙有財并不覺得有什么。他也是從苦日子過來的人,小時候他家吃的大餅子、窩窩頭都是純苞米面的,吃著就發渣。有干糧碎屑掉在炕上,他爺、他奶都得用手指沾起來送進嘴里。
看看眼前狼吞虎咽的顧洋,趙有財不禁想起了自家那幾個吃飯費勁的孩子。
過去這一年,趙家伙食越來越好,頓頓能見到葷腥,這就給幾個小孩都慣出毛病了。
如今趙虹、趙娜、李小巧、王田、王雪、林小寶,這六個孩子已經吃膩了小雞燉蘑菇、鐵鍋燉大鵝、紅燒排骨、豬肉粉條等家常菜。
就說昨天,趙有財做了烀馬肉、炒馬肉、紅燒馬排,可這幾個孩子一口都不吃,唯獨盯著那道用馬肉做的鍋包肉。
別人家的孩子,趙有財說不得,尤其這幾家都在他家吃飯,他就更不能說了。所以趙有財只等食客都走了以后,才磨叨趙虹、趙娜兩句。
可就這,王美蘭、趙軍還都護短不讓他說呢。
這時,顧洋端起碗來往嘴里送餃子。他這一抬胳膊,趙有財看到這小子胳膊肘那塊袖子都破了。
這小子在家屬于沒人疼的,也沒有個正式工作,靠跑山、采山、編筐、窩簍掙錢。
就這,他每個月還得往家交伙食費呢。
顧洋不是一般的實在,他將桌上飯菜、湯、餃子全都一掃而空。趙有財見此情形,忙問道:“小子,叔家有凍餃子,再給你煮一盤啊?”
“不用了……呃!叔,不用了。”顧洋打了個飽嗝,然后有些不好意思地沖趙有財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