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首歌唱完,全場的氣氛和觀眾的情緒達到了空前的一致。
直到江逸老師在舞臺上落下最后一句。
“發憤圖強做棟梁不負年少”
或許是有最后一首歌,獨在的落寞和眷戀。
場內觀眾在聽到最后一句歌詞的時候,無一不紅了眼眶。
“完蛋了,聽見江逸老師的歌,我覺得身上隨時都有一種極其強烈的使命。”
“他是我永遠的神。”
“聽著這首歌真的有一種天下之大讓我遨游的壯烈感。”
這首歌唱完,全場的觀眾都緩和了好一陣子。
站在舞臺上唱著這首歌的間隙,江逸低頭看著四面八方的粉絲。
沒有錯過他們面容神情上的激動。
同時他也看向了那在人群中高高立起的旗幟。
伸手指了指那個方向“那邊的小伙子很不錯,很有格局。”
他甚至一邊說一邊比著大拇指言語之中滿是肯定中控也非常懂眼色,直接把鏡頭偏移了過去。
于是乎互聯網上的網友們看了那面旗幟,搖晃了一整晚,現在總算見到了廬山真面目。
“臥槽,這小哥有點帥啊”
“這種感覺就像打開了上帝視角一樣,人家坐在人群中青澀靦腆,卻炙熱真誠而他的一舉一動被投射在大屏幕上,我們可以肆無忌憚的打量。”
“終于揭開廬山真面目了,我剛才一直在想究竟什么人開演唱會,在完全不知道曲目的情況下,會帶一面紅旗來”
“你別說你還真別說,這個小哥身上挺有少年氣的。”
“對對對,我也是這么覺得,我覺得江逸老師歌聲里唱的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除了江逸老師自己在舞臺上的一舉一動外,在此刻有了具象化的體現。”
“江逸老師是已經神化了,站在舞臺上獲得成就的少年,而舞臺下是千千萬萬個普通平凡卻心懷壯志的我們。”
互聯網上的觀眾對于那個少年議論紛紛,畢竟對方局促,但他們完全站在上帝視角,根本不帶慌的。
而此刻,江逸老師也問出了觀眾們最想問的問題。
“我記得在此之前我是還沒有來得及對外公布歌單的對吧”
“這樣的話你怎么會帶一面旗幟來”
江逸老師站在舞臺上手捏著話筒,態度無比的親和,但是語氣中卻有掩飾不住的好奇。
這是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如果說在此之前公布了歌單。
不少粉絲和歌迷或許會覺得應景,悄悄摸摸帶著旗幟進來,會覺得更有氛圍。
但是他還沒有公布的情況下,他帶著旗幟就很不可思議了
難不成這個人每天帶著旗幟到處跑嗎
一時間全場的目光全都聚集在了那位手握旗幟的少年身上。
或許是因為突然被注意到,少年神情激動還有些靦腆和青澀,但是目光純粹,炙熱。
只見在屏幕中,他的手緊緊攥緊旁邊的旗幟,激動的神情溢于言表。
江逸看在眼里卻也不著急催促,而是很耐心的等待。
卻沒有想到等到一個更加出乎意料的回答。
“前兩天不是國慶節嗎我覺得我應該走遍祖國的每一個角落”
這句話一出來在場的,其余人都是一臉懵逼。
“這哥們在說啥江逸老師問的問題好像不是這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