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所有的境界都可以分成前中后三個階段。只有練氣境因為人數眾多,大家喜歡給自己加戲,所以硬要分成一到九重。這一到九重的分法,那些弱靈根,下等靈根的人就覺得很明顯。因為他們每修一重都困難重重。
但是對于張淼而言,一到三重他根本沒有感覺到有任何的瓶頸和卡殼。只有第三重到第四重,第六重到第七重的時候略有感覺。因為這兩次突破需要的法力都很多,而且晉升后差別很大。其他時候,他是感覺不出太大的區別。
這,就是上等靈根修士和其他靈根修士的修行區別。
不過到了筑基期后,靈根帶來的差異就會很小,所以這個時候只有前中后三個境界區分較為明顯,故此只分三個階段。而那個筑基大圓滿,也多是修士們的自我調侃,實際上以實力而言,筑基大圓滿和筑基后期沒有半點區別。
筑基前期大修士張淼正在修行,他口誦經文,身體在不斷的顫動。到了這個境界,身體得到了一次進化,對符文的適配就會更好,修行時間會大大提升,基本上可以做到連續修行幾個月才需要休息幾天。
到了筑基期,修士才有閉關這個選項。因為只有到這個境界,身體才能支持得了長時間修行的負荷。
進入修行狀態,靈氣轉化成法力,法力會身體的一切所需,故此不吃不喝是常態。到了筑基期,修士就可以辟谷,不過大部分的修士因為習慣了吃喝,他們還是會準備食物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這個時候的修士,吃喝不是為了生存,而是單純的為了享受。
當然了,一些富含靈氣的食物、酒水、茶飲也會給修士帶來好處,這就更不能斷絕修士吃喝的念頭了。
修行到了一定的程度,修士對普通的物質需求會變少。吃喝不是必須,故此修士不會為了吃喝而奔波。穿衣睡覺不是必須,修士也不會為了衣著住房而勞累。這一切基本需求都變成可有可無后,他們必然是脫離了社會的存在。
普通人一日奔波,也不過是為了三餐果腹,片瓦容身。再辛勤勞苦,也不過是為了父母雙親,子孫后代繁衍生息。而修士,則是不再考慮這些,他們專注于自身的提升,追求的是長生久視。仙凡之別,就此誕生。
修行界有句話叫不到金丹,終為螻蟻。這可以看出金丹對修士的重要性。到了金丹境,壽命最少可達八百,其實保養有加,修行有術的金丹修士,壽命一千也不是問題。
千年時間,就可滄海化桑田。對于修士而言,就算是長生久視,不枉此生。
但是要達到金丹境,不是坐著苦修就能達到的,在這個過程中,定然充滿了艱難困苦,萬般磨難。
這不,張淼的磨難也來了。
一道轟鳴之聲從山谷傳來,一下就驚動了修行的張淼。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