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們這種人,自然也有心有不甘,想要跳出這個牢籠的人。這種人不成神,只追求掌握規則,然后邁入更高的層次,成為合道尊者。”
聽見這話,張淼再次愣了起來,他忽然明白了什么。怪不得這些天他總覺得這神道修行總差了點什么
“尋道者,掌握規則而不合規則。他們有神的偉力,卻不被神位所束縛。這種人,自然被神所不喜,故此,幾乎所有的神都對尋道者格殺勿論。你這種與天合,與地交,妄圖在這個過程中領悟天地規則的行為,就是尋道者最喜歡做的事情。”
張淼此刻才明白,原來是因為這件事,他才將自己認為是尋道者。
“所以,你會對我格殺勿論嗎”張淼冷靜的問道。
梁關此刻卻是沉思了片刻,然后他搖搖頭說“不,活著的你比死去的你更有價值。我還要讓你幫我玄孫移植靈根呢。而且,將你殺了或者交上去,對我也沒有什么好處。我才晉升水運財官三百年,短時間內不可能再次晉升。交你上去拿了功德也沒用。”
梁關的話讓張淼稍微安心。果然,張淼看的沒錯,這梁關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機會主義者,這種人會將機會運用到最大,將他這種新嫩的尋道者交上去根本沒有什么價值。
梁關想了一下,說“你若是想融合天地,在這里做這件事百分百會被其他神發現,然后將你正法。所以,你想要做這件事,只能去沒有神府覆蓋的地方。”
他繼續說“洞庭湖水向東流,過萬里,有守孤之山。此山本有守孤山神,但是在前些年的神戰中,此神隕落。故此守孤山現在是無主之地。你要幫我玄孫移植靈根,就去守孤山上。作為報酬,你的身份我可以幫你隱瞞。”
張淼聽到這個,他的心稍微安定一些,然后他說“尊神真的愿意放我一馬”
梁關無所謂的點點頭,說“你得先救我玄孫,不然你沒有資格和我談條件。若是你救了我玄孫,我放你一馬又如何,一命還一命而已。”
知道張淼是尋道者后,梁關自然不敢將他留在這里,他準備了一艘大船,讓他玄孫和張淼離開洞庭湖,向著萬里之外的守孤山前進。
梁關的玄孫昏迷不醒,而且是一個凡人,他自然不能飛著去,故此只能乘坐大船順流向東。和張淼同船的,還有梁家的管家、水手和幾個家族供奉。
幾個家族供奉都是元嬰修為,他們既是保鏢,也是監督者。
大船順流而下,速度并不慢。張淼也只能收起心情。在船上,張淼和這幾個元嬰供奉無事就聊天,這幾個修士也不將張淼當外人,有的沒的都和他說。
在此界,元嬰修士一般出路并不多。如果你沒有什么上進心,那么到了元嬰后就可以成立自己的小家族,然后待在某個神府安安心心的過日子。可是,成就元嬰的人又有幾個沒有上進心呢
元嬰修士,若是有門路的,最好的選擇就是拜入到某位神的麾下,成為神的眷屬,給神賣力打工,然后換取一個敕封的機會。
這在張淼看來,就是考公上岸尋編制的行為。因為在此界,神道的勢力是最大的,幾乎每一座山都可能有山神,每一條河都有河神,天上有雷神,雨神,有風神,云神。人族大城中,還有各種人間神。只要進入其中,就進入了最大的勢力中,然后在這個勢力中工作、晉升,這就是最好最安穩的道路。
若是不進入這條路,那基本上是無路可走,只能當閑云野鶴,向外人說我就是向往這種平淡的生活。如果有得選,誰不想考公上岸呢。
不過真正能進入神道的元嬰修士還是少數,因為神道也卡人啊。想要進入此道,就要一系列的考核、評審和走關系。張淼能一到此界就進入綿山山神廟,那是因為這是規矩使然,他這種下界的好苗子,是必然會有一個編制給他的。
如果這種好苗子不收入麾下,那么必然會給這種好苗子心中埋下埋怨,等這等好苗子成長起來,那就是顛覆神道的壞份子。
神道,將天下英才收入麾下,是為了防止這些英才去走尋道者的道路。而那些庸才他們就會卡住不讓他們輕易進入神道,畢竟神道位置也是有數的,而且庸才也翻不起什么浪花來。